墨子与墨家思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子与墨家思想 一、墨子与《墨子》一书 二、墨家思想学说 三、儒墨关系 四、墨学的盛衰绝续 一、墨子与《墨子》一书 1、墨子生平 “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附)墨子周游列国,向齐、楚等国君主宣扬非攻兼爱之说,奔走于楚、卫、鲁、宋之间,以期建立交相利和交相爱的国与国间和谐的关系。他急勇好义止楚攻宋等事迹,被后世称道。 关于墨子的出身: 墨子的出身是有争议的,冯友兰说墨子及其门人出身于“游侠”,童书业说墨子的祖上可能是宋国公族,他本人也是宋国人,做过宋国的大夫。似乎是个手工业技师,和鲁国的公输班差不多,是个手工业工匠的头。(《先秦七子思想研究》) 墨子身份虽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墨子及其门人社会身份不高。多为春秋战国之际没落的士。 2、《墨子》一书 《汉书·艺文志》载:“《墨子》七十一篇。注: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隋书·经籍志》载:“《墨子》十五卷,目一卷。宋大夫墨翟撰。” 《墨子》一书是墨子后学集墨子言论而成,一般的研究者认为《墨子》书中前三篇《亲士》、《修身》、《所染》混合着儒家思想。 《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四篇,大致相当于墨学的总论。从《尚贤》上篇到《非命》下篇共二十三篇,大体上是前期墨家所记墨子的主要学说,这二十三篇中分做十个题目,各分为上中下三篇,大概是三派墨家所记,时代最晚不过战国中期。《非儒》上下篇,仅存下篇,是更晚的墨家反对儒家的话。 从《经上》到《小取》六篇是战国晚期后期墨家所著。从《耕柱》到《公输》五篇是墨子后学所记墨子言行的著作,其写录时代似稍晚于《尚贤》篇。最后论兵法的十一篇,时代更晚。 二、墨家思想学说 1、“兼爱”思想: 《兼爱》上篇云:“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的结论:天下兼爱就会大治,交相恶就会混乱。 《兼爱中》:“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兼爱下》则以士为譬喻,把兼和别说成是两种士,用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来说明兼与别的区别,论证兼爱才是正确的,是利天下的唯一途径。 时人有反对墨子的兼爱之说,认为他过于理想,实际上行不通。墨子则引述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先王实行兼爱的事迹,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正确性。 时人认为兼爱太难,不易行得通。墨子认为“特上弗以为政,下不以为行故也。”(《兼爱中》) 墨子也提出了如何践行其“兼爱”说: 墨子说:“苟有上悦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兼爱下》) 2、墨子的战争观: 墨子认为不利于民者,莫如兵争及奢侈,故讲《兼爱》,必讲《非攻》、《守御》之术,正所以止攻伐之心。墨子的“非攻”主张,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所反对的是“强凌弱、众暴寡”的战争。但是并不反对抵抗侵扰、保卫和平的战争。墨子认为古代商汤之放夏桀,周武王伐纣,都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是讨伐不义,不是征战攻伐,与非正义的侵扰战争有着根本的区别。 墨子既在思想上教导人民反对不义之战,又于行动上帮助弱小抵御强权。《鲁问篇》载:齐将伐鲁,墨子晓齐王以利害;鲁阳文君将攻打郑国,墨子明鲁阳文君以大义。 《公输篇》则详细的记载了墨子制止楚国攻打宋国的事迹。 3、提倡节俭 《墨子》中的《节用》、《节葬》及《非乐》诸篇,则皆所以戒侈也。墨子所处的战国初期,农业可称初盛,王公大人厚敛于百姓,夺民之财。用于生活奢侈之物,如车马衣裘,修建宫室,厚葬。墨子对统治者的奢侈浪费很是了解,非常痛恨。他提出了解决办法:一是,告知浪费的害处,如在《节用》、《节葬》诸篇都具体的指明了浪费的害处。 二是,主张积极从事生产,墨子提出了五点主张: 要求人人劳动(《墨子·非乐上);主张各尽所能(《节用中》);强调分工合作(《耕柱篇》);注重依时生产(《七患篇》《节葬下》);提倡互惠(《尚贤下》)。 墨子的非乐是因为“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非乐上》) 墨子认为提倡节俭符合圣人之务“先质后文”: “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长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说苑·反质篇》引墨子语) 墨子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4、《天志》《明鬼》与竹简《鬼神之明》 《天志》篇谈到“天帝”的存在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