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类号 学 号 M09115 U D C 密 级
学 位 论 文
指导教师姓名: 杨益众教授,扬州大学
申请学位级别: 硕 士 学科专业名称: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4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12年5月
学位授予单位: 扬 州 大 学 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 文 评 阅 人:
2012年5月
MASTER DISSERTA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The Behacioral Response and Theroy Investigation
of Lysiphlebia japonica Ashmead to
The Different Cotton Varieties
Candidate: Fu Hongwei
Supervisor: Professor Yang Yizho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Jiangsu, China
May, 2012
本研究得到国家
“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技术(2008ZX08012-04)”
资助Lysiphlebia japonica Ashmead)是蚜虫的主要天敌之一,在生物防治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棉花?棉蚜?棉蚜茧蜂为研究模式,以三组转基因棉(GK12、新棉33B和SGK321)与对照常规棉(泗棉3号、新棉33和石远321)为材料,设计不同棉花品种的健康处理(A)、棉蚜取食为害处理(B)和棉蚜取食棉花+棉蚜的复合处理(C)3种方式在棉花不同生育期诱导棉蚜茧蜂,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处理后的棉花对棉蚜茧蜂搜寻寄主行为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棉蚜茧蜂对棉蚜取食诱导的棉花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分析了棉花挥发物的组份,并采用EAG筛选出对棉蚜茧蜂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主要结果如下:
1.棉蚜茧蜂无法识别健康的转基因棉和常规棉,棉蚜茧蜂对其的选择率都在45%左右。而对于处理B和处理C下的转基因棉和常规棉来说,棉蚜茧蜂更趋向于转基因棉棉蚜茧蜂对转基因棉和对照常规棉的选择率分别在60%和30%左右。相对于七叶期来说,现蕾前期和现蕾期转基因棉对棉蚜茧蜂的吸引力有所上升。
2.利用气质联用系统(GC-MS)对各处理棉花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在大多数虫害诱发的植物挥发性物质中,植物绿叶挥发性物质如3-己酮、2-己酮、3-己醇挥发量均有所下降:如七叶期泗棉3号植株挥发物组分中3-己酮的量由A处理下的276.66±5.67ng/4h降低到B处理下的145.71±11.6ng/4h再降低到C处理下的73.68±1.48ng/4h;萜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均比对照健康棉有明显的提高。虫害能够诱发3,7?二甲基,1,3,6?辛三烯等的释放,α-蒎烯、莰烯、β-蒎烯和β-月桂烯在处理B和处理C下释放的量显著高于对照健康棉:现蕾前期GK12植株挥发物组分中β-蒎烯的量由A处理下的178.19±0.95ng/4h升高到B处理下的387.63±1.26ng/4h再升高到C处理下的587.17±1.77ng/4h。
3.转基因棉与对照常规棉收集到的挥发物在相同生育期、相同处理下其组分基本相同。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之间组分略有差异。GK12与其对照泗棉3号相比没有收集到1-乙基-2-甲基苯;新棉33B与其对照新棉33相比,在现蕾前期和现蕾期收集到了苯甲醛;SGK321与其对照石远321相比没有收集到β-蒎烯。相同处理、棉花不同生育期收集到的挥发物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现蕾前期和现蕾期的棉花挥发物组分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完全相同。而这两个生育期的挥发物组分与七叶期的挥发物组分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差异较大。仅七叶期能够检测到(E)-2-已烯醛、(E)-2-已烯-1-醇、α-水芹烯、莰烯和(D) -柠檬酸的释放;而在现蕾前期和现蕾期,能够检测到3-甲基丁酸乙酯、1,3-二甲基苯、庚醛和十五烷的释放。单个的挥发物成分在棉花植株受害后在不同的棉花品种间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模式。
4. 采用EAG技术筛选出能够引起雌雄棉蚜茧蜂触角电位反应的8种活性物质。棉蚜茧蜂雌成虫对不同浓度的苯甲醛、β-蒎烯、(Z)-3-己烯基乙酸酯、2-乙基-1-己醇、3,7-二甲基,1,3,6-辛三烯、癸醛和十五烷这7种化合物有反应,而雄蜂对不同浓度的庚醛、苯甲醛、β-蒎烯、(Z)-3-己烯基乙酸酯、2-乙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x VIP
- 海天蒙德Hi驱动器说明书.pdf
- 运动场土方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 GB_T 311.4-2010绝缘配合 第4部分: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GB_T 311.2-2013绝缘配合 第2部分:使用导则.docx VIP
- 6.3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