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pdfVIP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胡 辉 1,胡 艳 2** ,余兴龙 3 1. 418000 2. 225003 3. 410128 摘 要: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MD )是由疮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对养禽业 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最早由匈牙利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于 1907 年发现。MD 的病原体由 [1] ChurchiLL 和 Biggs (1967)通过体外增殖从肿瘤细胞分离获得疱疹病毒才得到确定 。1979 年美国的 Witter 等首先分离到马立克氏病超强毒株[2] 。马立克氏病主要发生于鸡,也有发生于火鸡、鸭、鹌鹑、 野鸡、天鹅等禽类的报道。当前采用疫苗免疫接种的方式可以控制或减少 MD 的发生,但不能做到免 疫保护完全有效,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本病发病特点主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 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后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 笔者对怀化市周边的 4 个县、市和 6 个乡镇的共 10 个养鸡场进行鸡马立克氏病的调查,并对相关情况 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1.1.1 怀化市发病情况调查 调查怀化市 4 个县、市和 6 个乡镇共 10 个养鸡场,约 6 万羽鸡的有关情况,包括饲养管理方式、 疫苗接种、发病情况等。 1.1.2 病料 采集发病死亡鸡的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等。病料来源为中方县、鹤城区、洪江市、洪 江区。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BK2010196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博士基 金(No.JQ201001 ) **通讯作者,E-mail :huyan0128@126.com 1.1.3 普通培养基 营养琼脂斜面、营养琼脂平板、营养肉汤均按常规方法制作。 1.2 1.2.1 现场调查 以现场询问、查看病历记录,以及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观察,结合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统 计相关数据。 1.2.2 病原分离 将采集的病料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肺脏、腺胃、肌胃等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于 37℃ 温箱培养 24 h 。无菌。 2 结果 2.1 潜伏期常为 3-4 w,发病时间为4 周龄至 120 日龄,一般在50 日龄以后出现症状,70 日龄后陆续 出现死亡,90 日龄以后达到高峰。本病的发病率变化很大,一般肉鸡为15-35%,个别达 60%,产蛋鸡 为 10-20%,严重达 50%,死亡率与之相当。可见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等四种类型,临床常 见的是内脏型。 2.2 内脏型主要表现肝脏、脾脏、性腺、肾脏、心脏、肺脏、腺胃、肌胃等多种器官出现肿瘤,肿瘤 多呈结节性,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坚硬,数量不一,大小不等,略突出于脏器表面,灰白色,切面呈 脂肪样。一般情况下法氏囊萎缩或未见肉眼可见变化[3] 。 2.3 各场的调查从饲养方式、用途、年龄、品种、是否接种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发病鸡是否有肿瘤病变、 是否发过免疫抑制性疾病等方面来进行问卷调查。饲养模式有山地放养、舍饲平养、舍饲笼养三种。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