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某给水厂课程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3 1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1设计任务 3 1.2 设计要求 3 2、 设计原始资料 4 第二章 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5 1、水厂规模的确定 5 2、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5 3、各构筑物的方案选择 5 3.1 絮凝工艺 5 3.2 沉淀工艺 7 第三章 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1 1、加药间及药剂仓库 11 1.1设计参数 11 1.2设计计算 11 2、配水井 12 3、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12 4、平流式沉淀池 16 5、V型滤池 20 6、清水池 32 6.1 清水池容积 32 6.2 清水池尺寸的确定 32 6.3 管道布置 32 第四章 水厂总体布置 33 1、平面布置 33 2、水厂的高程计算及布置 35 结束语 36 参考资料 37 第一章 总 论 1设计任务及要求 1.1设计任务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是“某给水厂课程设计”,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a、确定净水厂设计规模; b、工艺流程选择; c、水处理构筑物选型及工艺设计计算; d、平面布置,绘制水厂总平面布置图; e、进行水力计算与高程布置计算,绘制高程布置图。 1.2 设计要求 a、设计说明书 3-5万字,300字左右的摘要要有中英文对照。 内容包括:①摘要(前言);②目录;③概述(简单说明设计任务、设计依据、设计资料等);④处理流程阐述;⑤构筑物的设计计算;⑥平面布置说明;⑦高程布置计算;⑧设计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前言、目录、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基础资料、水厂规模确定、工艺流程选择方案、各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及设计计算、总体布置说明等。应包括设计中的阐述说明及计算成果,应简明扼要、文理通顺、段落分明、字迹清晰工整,内容应系统完整,计算正确,草图和表格不得徒手草绘,图中各符号应有文字说明,线条清晰,大小合适,装订整齐。 b、设计图纸 内容包括: ①水厂平面布置图(比例1:500-1:1000)。图中应表示出各构筑物平面坐标,图左下角为零坐标;辅助建筑物位置;厂区道路、绿化等,还应有管线图例,构筑物一览表。 ②高程布置图(横向比例1:500-1:1000,纵向比例1:50-1:200)。图中应标出各构筑物的顶、底、水面、连接管渠标高、地面标高。 上述图纸应注明图名及比例,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字体书写,图中线条应粗细主次分明,图纸一律用2号图,图右下角留出标题栏。设计图纸应基本达到技术(扩大初步)设计深度,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力求布置合理、正确、清晰、比例合适,符合工程制图要求及有关规定。 设计原始资料 a、城市用水量17.3万t/d b、厂址区水文地质资料 厂址区土质为亚粘土,冰冻深度-0.3m,地下水位为-6m,年降水量1500 mm,年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20℃,主导风向东南风。 c、厂址区地形资料 厂址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50.00m。 d、水源资料 水源为地面水源,水量充沛;河流最高水位147m,最低水位137m,常水位141m。水质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浊度为 200 度。 第二章 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1、水厂规模的确定 设计计算得用水量为20万t/d,水厂自用水量按5%计算,则水厂的设计水量为:Q=200000×1.05=210000m3/d 。 根据水厂设计水量1万~5万t/d小型水厂,5万~10万t/d为中型水厂,10万以m3/d上为大型水厂的标准可知水厂为大型水厂。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为使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指导思想,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为: 投加消毒剂 ↓ 一级泵站→配水井→絮凝→沉淀→过滤→清水池→二级泵站 ↑ 投加混凝剂 图2-1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 3、各构筑物的方案选择 3.1 絮凝工艺 絮凝过程是将投加混凝剂并充分混合的原水,在水流作用下使絮凝粒相互接触碰撞,以形成更大的絮粒,以适应沉淀分离的要求。为了达到完善的絮凝效果,必须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混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成较强的吸附架桥连接能力,这是由混凝剂的性质决定;二是保证颗粒获得适当的碰撞接触而又不致破坏的水力条件,这是由设备的动力学条件决定。所以絮凝池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水质、水量、沉淀池形式、水厂高程布置以及维修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絮凝的方式有很多种,可分为机械和水力两大类,常用的有机械絮凝池、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等。 3.1.1优缺点比较 机械絮凝池 机械絮凝池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反应时间12~15分钟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