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Vol.28, No.6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龙小涛,何嘉锐,叶雪丽
(番禺马利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56)
摘要:近年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是食品安全领域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本文简略介绍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制,详细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对于如何抑制其生成而探索到的方法,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当前大
多数研究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能否在工业生产中起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对生产企业起到监管作用。
关键词:丙烯酰胺;形成;抑制方法;行业标准
文章篇号:1673-9078(2012)6-688-690
Study on Inhibition Methods of Acrylamide in Food
LONG Xiao-tao, HE Jia-rui, YE Xue-li
(Panyu Mauri Food Co., Ltd, Guangzhou 511456, China)
Abstract: Recently, the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inhibition of acrylamide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food safet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crylamide in food and summarized the inhibition methods on lab and industrial scale in detail.
In addition, some problems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e inhibition method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acrylamide; formation; inhibition methods; industry standard
丙烯酰胺几乎存在于所分析的所有食品中,其中,
薯条、谷物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原料经油炸、焙
烤等高温加工处理后含有较高含量的丙烯酰胺。据联
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专家委员
会对2004至2009年全球31个国家进行调查的最新统计
数据显示:油炸马铃薯条中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
399~1202 μg/kg,油炸薯片中的稍微低一点,为159~963
μg/kg,曲奇/甜饼中的为169~518 μg/kg,薄脆饼干为
87~459 μg/kg,速溶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相对较少,
为3~68 μg/kg。另外,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
2007-2008年欧洲的丙烯酰胺摄入情况统计发现,儿童
(3~10岁)的丙烯酰胺摄入量明显高于成年人,分别
为1.5~4.2 μg/(kg·bw·d)和0.6~2.3 μg/(kg·bw·d) [1]。
大量的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酰胺是一种有
毒化合物,对人和动物而言,其主要是一种神经毒素,
其次,它还具有一定的致癌性、遗传毒性、免疫毒性、
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对人体危害较大[2]。FAO/WHO
已认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其划为2A类的结论。
1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制
天冬酰胺与还原糖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美拉德反
应是食品中丙烯酰胺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被称为天
收稿日期:2012-03-26
作者简介:龙小涛(1984-),女,主要从事烘焙食品添加剂研发及应用方
面的工作
688
冬酰胺途径。由含羟基的化合物(尤其是α-羟基)与天
冬酰胺的氨基反应,在高温下脱水缩合生成Schiff碱,
Schiff碱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加热条件下脱除羧基,
随后发生分子内重排,通过以下两种形式生成丙烯酰
胺:(1)直接分解生成丙烯酰胺和亚胺;(2)先脱
水生成3-氨基丙酰胺(3-APA),后者再经脱氨生成丙
烯酰胺[3]。
另外,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多种食品及
饮料在热加工过程中还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形成丙烯酰
胺:天冬酰胺在180 ℃下热解,可生成少量的丙烯酰
胺;天冬酰胺与三油酸甘油酯或丙烯醛混合加热可生
成较多的丙烯酰胺;氨与丙烯醛或丙烯酸在加热条件
下也能产生大量的丙烯酰胺。油酯热解可生成丙烯醛,
丙烯醛氧化后生成丙烯酸,这说明在高脂类的食品中,
氨与丙烯醛在丙烯酰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2,4]。
2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方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方法已
有较多研究,且主要集中于原料、产品的配方工艺、
抑制剂和生产设备四个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