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史的研究方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文发表在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九辑 (2007 )】 第一讲:经学史的研究方法 【选读文本】 1, 《礼记.大学》(用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 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 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右经一章 2, 《春秋谷梁传》定公十年传(《十三经注疏》本) (经)春,王三月,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颊谷。公至自颊谷。 (传)„„颊谷之会,孔子相焉。两君就坛,两相相揖,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 鲁君。孔子历阶而上,不尽一等,而视归乎齐侯,曰:“两君合好,夷狄之民,何为 来为?”命司马止之。齐侯逡巡而谢曰:“寡人之过也。”退而属其二三大夫曰:“夫 人率其君与之行古人之道,二三子独率我而入夷狄之俗,何为?” 罢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 首足异门而出。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者,盖为此也。因是以见:虽有文事, 必有武备。孔子于颊谷之会见之矣。 【讲义】 引言:经学衰亡,经学史兴起 十几年前,我到台湾访问的时候,曾经去中国文哲研究所参加一次座谈,座谈中间, 有一位很熟悉的台湾朋友批评说,1949 年以后,大陆经学传统就断掉了,没有人研究经学 和经学史了,这是大陆政治干预的结果,把经学当作封建意识形态来抛弃。这个批评虽然有 一定的道理,但是,问题却看得太表面,既没有把经学和经学史区分开,也没有把这个问题 和现代中国学术制度的变化联系起来看。所以我当时回应说,经学研究在中国的整体衰落, 一方面固然要看到,这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原因,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否定经学的政治意识形 态,却不是从 1949 年开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不一定能和政权的更替划等号,应该说 这是一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整体转向的意识形态,它有一个很长的、贯穿了清代、民国和中 1 华人民共和国的百年历史过程,特别要看到,这和中国自身历史的变化、学科制度的现代化 或者知识的西方化处理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长话短说,我们来看一看经学最后一段历史。 表面上看,清代经学很盛,很多人一说到清代的经学,就想起乾嘉诸老,好像“忆昔 开元全盛日”似的。可是,实际上经学到了清代,是有深刻危机的,这个危机既来自经学知 识没有新的着力点和新的资源,又来自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方面,经学也好,理学也好,已 经不再是人们自觉遵循的原则了,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面,也许是由于非汉族统治的缘故罢, 丧礼用乐,男女混杂,士人经商、信仰多元,明末以来的社会变化并没有中断。我最近看朝 鲜人的《燕行录》,就发现 “旁观者清”,他们从外面来,早就看到,经学或者儒学的精神, 在清帝国已经名存实亡,为什么?因为生活和伦理脱钩了,儒家的道理太高调太严厉了,高 得没有人做得到,严得让人受不了,所以就变成“背诵的教条”,加上满族统治者尊崇程朱 理学只是表面文章,所以就说一套,做一套,经学成了纸上谈兵的空头文本和政治标签。另 一方面,经学研究自身已经没有政治动员活力和社会问题的诊断能力了,它只有依靠新的形 式和方法,就是好像很严格的考据,花样翻新,引起读书人的兴趣和热情,可是这个新的方 法和形式下面,恰恰有藏着很深的危机。【特别是,如果我们了解一下清代知识社会的变化, 就可以知道,第一,因为科举考试的门径狭窄,又有了商人(藏书、校书、印书事业)、官 僚(幕僚和塾师)、地方(地方教育、诉讼、医师)的庇护,明清两代知识人逐渐从政府的 学制、考试、教材制造的“儒生”中分化出来,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和生活空间,形成一个 “有自己评价标准,由此获得荣

文档评论(0)

小玉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