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大樓韧性接头之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鋼結構大樓韌性接頭之探討 陳純森 技師 2012-11-2 前言 鋼結構大樓之韌性問題,在1994年美國北嶺地震前後數年曾被廣泛研究與討論。遠在 1980年代,國內陸續興建許多高層建築時,學術界已從事許多接頭之研究與試驗。如榮總大 樓(23F,1984)、宏總大樓(42F,1989)年與新光人壽總公司大樓(50F,1990)等。其中,榮總 大樓採用八掛加勁之工法,宏總大樓為翼板擴張工法,而新光大樓則為蓋板加強工法。當時 大部分之梁柱接頭均採用梁端加強方式設計,梁柱接頭轉角能力以0.015弧度為目標。此外, 採用傳統梁柱結合方式之大樓亦不在少數,如台電大樓(26F)、國泰人壽大樓(26F)、高雄領 航大樓(27F),台北國貿大樓(34F)、台中傑聯資訊(30F)、台中世貿雙星(37F)、高雄寶成 (37F)、東帝士金融(35F)、擎天雙星(33F)、霖園大樓(41F)、漢來大樓(42F)、長谷大樓 【 】 1 (50F)與東帝士國際大樓(85F)等,均在集集地震 (1999)之前所興建 。。在 1990 年代, 國內也從事鋼梁端部減弱的研究,試驗的結果韌性良好,遂有部分大樓採用梁翼減弱之設計, 如台北金融大樓(101F)等。 美國加州北嶺地震之影響 1994年美國加州發生北嶺地震後,許多鋼結構之梁柱接頭發生非預期之脆性破壞,特別 是梁柱接頭之介面,因為該處受力之彎矩應力最大,銲道與扇孔斷裂甚多,部分梁柱接頭之 塑性變形角度不及 0.015 弧度。美國聯邦緊急管理委員會(FEMA)參考美國加州結構工程聯 合團隊(SAC)之調查報告後,作出三項具體之結論與建議: (1)梁柱接頭之電銲品質不佳必須設法提昇 (2)梁柱接頭可採用加強方式改善其韌性 (3)梁柱接頭可採用減弱方式改善其韌性 FEMA 於發表報告後並陸續調查研究,於 2000 年公開認證部分之韌性接頭方式 (Prequalified Joint Connections)。五年之後,美國鋼結構協會(AISC)亦分別以385-05 與385-09s公佈認證之韌性接頭方式。 規範之塑性轉角規定 目前國內鋼結構設計規範有關耐震設計規定,梁柱接頭所需之塑性轉角(θ )須以下述 p 三種方法之一決定之: (1) 0.03弧度 (2) 非線性動力分析所得之最大塑性轉角加上0.005弧度 (3) θ = 1.1(R –1.0)θ P E 其中:R =結構系統韌性容量 θ =在設計地震力 E作用下之最大層間變位角 E 1 若第(3)式之 R 與θ 如分別以 4.8與0.005弧度計算,則塑性轉角成為0.0209弧度。 E 傳統接合工法與電銲品質探討 多層建築之梁柱接頭,多半採用腹板栓接而翼板銲接之傳統接合工法。腹板之上、下端 均切割四分之一圓弧之扇形孔,其半徑為35mm。上端之扇孔可放置扁鋼防止銲漿滴漏,下端 之扇孔作為銲道接續之穿梭。至於梁翼之電銲則為全滲透銲接(C.P.)。其示意圖與實例分別 如圖1與圖2所示: r=35mm 平 面 細部A

文档评论(0)

小玉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