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9 卷 第 9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29 No.9
2013 年 5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ay 2013 285
不同原料组分的配合饲料比热模型
1 1 2 1 1
王红英 ,高 蕊 ,李军国 ,杨 洁 ,康宏彬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 ;2.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 )
摘 要:为了合理控制乳猪饲料调质、制粒的工艺参数,需要掌握不同原料组分对配合饲料在调质、膨化、冷却
过程中的传热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差示量热扫描仪测比热的方法,以乳猪配合饲料为例,采用 3 因素 5 水平 2
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乳猪饲料配方中质量分数所占比例较大的玉米(46%~70% )、豆粕(9%~
18%)和对比热影响较大的热敏性物质乳清粉(2%~10%)对配合饲料比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玉米粉、豆
粕、乳清粉的比热值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乳清粉在 58.8℃时出现比热峰值;响应面法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配合
饲料比热(60~80℃)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为:乳清粉>玉米>豆粕,交互作用的主次关系为:玉米和豆粕的交互
作用>玉米和乳清粉的交互作用>乳清粉和豆粕的交互作用。同时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建立了比热与玉
米、豆粕、乳清粉质量分数关系的数学模型(R2=0.9822 ),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拟合情况良好,当配方
中玉米质量分数为 66%、豆粕 12%、乳清粉 6%时,配合料的最小比热值为 2 536 J/(kg·K) ,此模型的建立将为乳
猪配合饲料的湿热加工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比热,模型,优化,乳猪配方饲料,饲料加工,乳清粉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3.09.036
中图分类号:S81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3)-09-0285-08
王红英,高 蕊,李军国,等. 不同原料组分的配合饲料比热模型[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9):285-292.
Wang Hongying, Gao Rui, Li Junguo, et al. Model of formula feed specific heat based o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feed
ingredient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3, 29(9):
285 -29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到节能效果。
0 引 言
国内外比热测定主要采用混合法和量热法。宗
乳猪料的生产提高了断奶仔猪对饲料的适应 力等[6]利用混合法测定了 6 种典型颗粒饲料的比热
能力,乳猪料中的乳制品能够刺激断奶仔猪食欲, 特性,结果表明颗粒料比热与含水率及温度均成线
有利于小肠绒毛的生长,进而表现为提高了饲料的 性递增关系,并得到了颗粒饲料比热关于含水率和
消化率和仔猪成活率[1-2] 。近年来,乳猪料市场需求 温度的二元数学模型。杨洲等[7]采用非稳态热流法
量和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且颗粒化趋势明显,颗粒 测定不同含水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