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主体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互联网的诞生使通过网络传播的文学成为当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但由于 网上传播的文学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与传统文学交往相比,网络传播中的文学交 往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局面。毋庸赘言,影响网络传播中文学作品质量从而影响 文学交往局面和交往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的等, 但这些因素最终都要通过主体来发挥作用,主体是文学交往活动中最关键、核心 的要素。所以,要研究网络文学交往的问题,就要研究交往的主体。当然,对主 体的研究可以有多种方式和角度,如对主体的文化层次、创作动机的研究等。但 除了这些问题,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如,主体不是孤立的主体,主体的活 动既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一定的心态和方式来进行,主体之间也发生这样那样的 关系,因此,关于“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主体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网络传播 对文学交往环境、方式的影响、对文学交往主体心态的影响、对文学交往主体关 系的影响”三方面来探讨。 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释“网络传播及文学的网络传播”、“文学交往和 文学交往主体”等相关概念。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 动;文学的网络传播,即文学借助计算机网络的传播形式;文学交往是文学的创 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所进行的与艺术形象相关的精神交往,它包括直接交往和间接 交往两种形式。文学的间接交往是指由文学的创作者和鉴赏者所进行,以文学语 言、文学作品和文学的传播方式为手段,以精神生产为基础,以文学创作环境和 鉴赏环境为背景受憧憬机制调控的虚构交往。文学的直接交往是指创作者和鉴赏 者以及鉴赏者和鉴赏者之间就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等问题以书信、电 话或面对面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和沟通;文学交往主体一般主要是指文学交往中 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本文所说的创作主体主要是指网络文学的创作者,接受 主体主要是指网络文学的普通接受者。 第二章分析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环境和方式的影响。网络传播为文学交往主 体的间接交往提供了实时互动的环境,为直接交往提供了异地实时交往的平台, 使文学的间接交往由创作、传播、阅读的线性过程可能成为共时性运动,直接交 往突破同时同地、异时异地的时空局限,实现异地实时交往。 网络传播使文学的交往方式从限制性交往走向了相对非限制性交往。传统的 文学交往中,作者在创作时不能不考虑“把关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等;文 学文本的传播或因口头传播而“行而不远”,或因书写传播的书写工具价格等原 因而影响交往的范围和程度,或因印刷传播的传播机制而在读者与作者间形成沟 通的壁垒;文学接受或因口头传播的文本瞬间化特点而难以持久和深入,或因书 写、印刷传播的方式和特点而受到一定限制。网络传播条件下,作者写作时不必 刻意迎合“把关人”的口味;文学作品的发表、传播也省去了复杂的中间环节, 写作者可以自由地发表文章;文学的阅读也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同时,网络传播使“点对点”“点对面”的文学交往走向纵横交错的网状交 往。传统的文学交往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交往。网络传播下的文学交往实 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面对面”的多渠道的网状 交往。 第三章论述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主体心态的影响。 1、正统心态的潜隐 传统的文学交往中,交往主体的正统心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主导 地位。自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文学交往主体的正统心态逐渐淡化。网络传 播中的文学交往,因时代、主体观念、主体构成等原因,交往主体的正统心态由 “淡化”而“潜隐”。 网络传播中创作主体的创作心态主要是:游戏心态、自我实现的心态、自我 发泄的心态;接受主体也不耐烦于单纯的文字语符的解码,拒斥对文本进行深层 挖掘,变而追求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希望在休闲中得到放松。 2、审美心态的变异 在网络传播条件下,文学的创作主体表现出平面表达立体化、静态表达动态 化、文字符号运用的综合化和词汇运用的独特化的审美追求;文学的接受主体开 始选择读写交互和沉浸体验的审美接受。 3、功利心态的遮蔽 传统的文学交往中,写作是许多作家的职业或谋生的手段,因而其创作追求 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而网络上的多数作者,写作不是他们的职业或赖 以谋生的手段,其写作动机便往往不是为了稿费(事实上,在网上发表作品多是 没有稿费的),而是为了自由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寻求精神的寄托和慰藉。 第四章探讨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主体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