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房沟组地层小型古生物及其生境演替.pdfVIP

海房沟组地层小型古生物及其生境演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论文集(1998) 241 海房沟组地层小型古生物及其生境演替 遗传学系九六级 李 辉 提 要 海房沟组地层中除了大量爬行动物、鱼、贝和植物化石外还有丰富的 以昆虫为代表的小型动物,有许多种类都未有描述和记录。在本层中一纵柱上采得 的化石标本从东方叶肢介、古中珠蜉等水生动物到松、海房沟类古蝉等高地生物的 演变很好地体现了中侏罗纪早期当地由浅湖经沼泽、泥淖地、低洼地疏林直至高地 森林的自然演替。 关键词 海房沟组 侏罗纪 燕辽昆虫群 生境演替 东亚古陆的中侏罗纪沉积地层,在我国北方诸省均有分布。燕辽一带的海房沟 组是发育较好的地层,研究程度较高。海房沟地层分布于北票煤田以北海房沟及其 两侧冲沟中,向南伸达兴隆沟南票盆地,系一套陆相地层。本世经六十年代后,经 长期研究分析和讨论,认定其为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下阶,由侏罗纪中后期发生的燕 山造山运动产生的火山岩系构成。在本层及相邻地层内的爬行动物、鱼类、裸子植 物和原生动物一向是研究的重点,而昆虫等小型动物却基本是个盲区。自1983年洪 友崇教授研究了该地层的昆虫并定名燕辽昆虫群以后,再也没有人研究过。而本层 内丰富的未知昆虫种类、它们的分布状况及其演替所揭示的地壳运动及环境变迁的 研究对完整认识侏罗纪的生物生存状况有较大意义。1997年7月,笔者在北票海房沟 1 2 组地层上就一点切入,在断面上采集研究了J 2h (侏罗系中统下阶海房沟组中层)富 含的古生物化石,并根据古生物的适应环境及其演替推出古生境在短期内的演变过 程。 【材料和方法】 辽宁北票兴隆沟一崖面及相连矿坑海房沟组地层中一条高230m,直径0.l5m的柱 状纵带。 从中采集到的14个古生物化石,其中2块裸子植物化石,1块介甲类化石,其余 均为昆虫化石。 生物种类在地层中的分布;由下至上石质的变化情况。 【结果】 1.地层结构和化石分布 1 2 1 3 本层J h 上覆地层为杂色火山碎屑层J h (海房沟组上层),呈绿、肉红、灰绿、 2 2 白、黄等色,为流纹质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约厚2OOm,化石稀少,下伏地层为一 1 1 砾岩层J 2h (海房沟组下层),岩性黄、灰黄色;砾石成份复杂,主要为麻岩、花岗 岩、硅质岩,直径一般为10-2Ocm,大可9Ocm;厚约1OOm。本层为杂色砂砾页岩夹砾 242 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论文集(1998) 岩层,以黄色、黄绿色为主,和灰色、灰白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凝灰岩、火山 角砾岩、砾岩等,厚约230m。 在本层内的一点切入线上采集到14个动植物化石标本,其中11个为昆虫化石,1 个甲壳动物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 。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如下所示。 1 2 上覆地层:海房沟组杂色砂页岩层,属(J2h ) (9)灰黑、灰黄、灰绿色粉砂岩薄层页岩互层。厚2.42m。在DSf(距上界面) 0.21-0.27m灰黄色粉砂岩中采得一段松木化石。CLNO(采集号):LJ970706。 DSfO.85m灰绿色薄层页岩中采得Palaeontiaodes haifanggouensis, CLNO:LJ970701。 (8)灰色粉砂质薄层页岩,厚0.2lm。 (7)灰绿色、灰黑、灰黄色砂质页岩、砂岩互层,厚0.68m 。在(7)、(8)两层间采 得一Tettigarctidae科化石,未见记载,疑新种,拟定名为Schimleria longa Blyshlee.gen.et sp.Nov.,CLNO:LJ970708 。 (6)灰色薄层页岩。厚0.23m。DSfO.18m。采得Luanpingia liugouen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