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中国经验与西方经验的相遇
———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研究
毕新伟
一 、研究回眸
1897 年 ,林纾正值夫人新丧 ,心境郁闷 ,情绪低落 。朋友魏瀚撮合他与王寿昌合译法国
小仲马的《茶花女》, 以此期许他从悲恸中走出。后来 ,林纾在《买陂塘并序》中回忆道 :“回念
(
身客马江 ,与王子仁译《茶花女遗事》,时则莲叶被水 ,画艇接窗 ,临楮叹喟 ,犹且弗怿” 哈葛
德 2) 。是时 ,虚构的悲伤与现实的悲伤同在林纾脑际萦绕 ,于是催生出令人荡气回肠的《巴
黎茶花女遗事》。
①
小说自1899 年出版后 ,又多次再版 。读者阅后莫不为其所动 ,爱不释手 。对林译本的
评论也次第出现 ,据 日后承担《大公报》笔政的英敛之 1901 年 日记载 : “灯下阅《茶花女》事 ,
( ) 艹
有摧魂撼魄之情 ,不意西籍有如此之细腻者” 邹振环 123 。还有丘炜爰在“茶花女遗事”中
( )
说 :“年来忽获《茶花女遗事》,如饥得食 ,读之数反 ,泪萦然凝栏杆”陈平原 夏晓虹 46 。要
说评点与作品形成共振 ,使作品得以名扬天下的 ,应该是严复的诗句 :“可怜一卷茶花女 ,断
( )
尽支那荡子肠”严复 365 。这些携带了评论者真实感悟的评议 , 阐释着作品的情感魅力 ,
与译者感受恰成共鸣 。不仅读者纷纷洒一掬同情之泪 , 即如林纾本人 ,执笔时也“掷笔哭者
( )
三数”曾宪辉 64 。回眸百年前的感悟式批评 ,我们不得不指出 ,它妨碍了人们对作品的学
理性解读 。
②
上世纪六十年代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一文 使《巴黎茶花女遗事》的研究真正达到了
学术化水平 。该文建立在作品细读的基础上 ,细致入微地解析了林纾的翻译语言问题 ,认为
是林纾最下功夫的一个译本 ,这无疑是说它是林纾所有译作中最重要的一本 。可惜这个判
断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
③
本世纪对《巴》的研究出现了可喜变化 。马晓东的“《茶花女》汉译本的历时研究”从翻
译学角度研究《茶花女》的中译本 ,认为林译本更符合中国传统的美文标准 。作者如果能深
入分析译本的内容 ,定会大有收获 ,可惜入境未深 。许海燕“《巴黎茶花女遗事》对清末民初
④
小说创作的影响”专述林译本对近代小说的规约 。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
⑤
生”与吴微“‘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 ‘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均谈到林纾译作的现代
性问题 。吴微认为“由他的 ‘林译小说’而引进的个性解放 、人格独立 、男女平等等观念与传
(
统文学的 ‘文以载道’背道而弛 ,引发了文学界 ‘开眼看世界’的态势 ,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吴
微 37) 。于是《巴黎茶花女遗事》重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且对前人的研究有所超越 ,揭示出
毕新伟 ,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
1·61 ·
中国经验与西方经验的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