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pdfVIP

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年 第40 卷 第7 期: 822 ~ 830 SCIENCE CHINA PRESS 评述 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①②* ② ③ ④ 嵇少丞 , 许志琴 , 金振民 , 王茜 ① Department of Civil, Geolog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Ecole Polytechnique de Montreal, Montreal, H3C 3A7, Canada; ②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 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4; ④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640 * E-mail: sji@polymtl.ca 收稿日期: 2010-02-19; 接受日期: 2010-05-05 加拿大NSERC Discovery Grant 和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基金资助 摘要 本文针对“机械球磨能使α-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和温度大大降低” 的认识以 关键词 及以此为基础的相关观点—“地表柯石英无需经过板块折返, 而可以通过强地震波和/ 石英-柯石英相转变 压力 或较大的局域应力作用于地表石英而形成”做些讨论, 指出上述观点无法解释柯石英的 温度 寄生岩石—榴辉岩相超高压变质岩的成因, 这些岩石中矿物晶粒之间并不存在像在球 差应力 磨罐里石英颗粒与钢球之间那种松散的空间关系、巨大的活动空间以及长时不断地彼此 超高压变质作用 高速碰撞的剧动过程. 迄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地震包括≥8.0 级特大地震能使地表岩石 机械球磨作用 中的石英转变成柯石英. 本文还对“差应力的存在使得α-石英向柯石英转变的相边界向 构造超压 低压迁移” 的现象作出更为合理的、新的解释. 榴辉岩 《科学时报》于2009 年 12 月23 日和2010 年 1 榴辉岩中的柯石英, 通常呈微粒包裹于流动强度相 月 4 日先后两次报道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凝聚态科学 当大的石榴子石、绿辉石和锆石之中[13~16]. 重点实验室苏文辉的研究组陆续发表论文[1~3], “提出 苏文辉教授研究组的研究结论使地质学界对柯 柯石英形成新机制, ‘是有重要原始创新的科学发现’”, 石英成因条件已有认识产生新的谜惑. 在此我们认 挑战中国乃至世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地 为有必要作如下的分析与讨论. 球板块折返”假说[4,5], 后者是目前解释含柯石英和金 刚石的榴辉岩相超高压变质岩在地表出露的“主流学 1 岩石圈内有“球磨作用” 吗? 说”. 苏文辉等提出的“新机制”系指“地表柯石英无需 [1~3] 经过板块折返, 而可以通过强地震波和/ 或较大的区 苏文辉教授研究组的试验 先将 10 g 粒度为 域应力作用于地表石英而形成. 对于地表中处于失 505.8 nm 的α-石英和 150 g 直径为5~15 mm 的钢球 稳的局域状态的石英, 即使不大的地震波和/ 或较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