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神经肽 Y 及 P 物质水平的对比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神经肽 Y (NPY )及 P 物质(SP)水平在单、双相抑郁障碍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 NPY 及 SPP 水平差异。
方法:共有 35 名单相抑郁障碍患者、38 名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及 35 名健康
对照者参加研究,所有参研者均以 MINI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障碍访谈检查进行结
构化临床会晤,以 MDQ 及 HCL-32 筛查患者既往心境状况,以一般状况问卷、
HAMD-17 、HAMA 及 Young 躁狂量表评定患者的一般状况及症状严重程度。采
用 ELISA 法检查血浆 NPY 及 SP 水平。
结果:1.单抑郁障碍较之双相抑郁障碍,起病年龄晚、单次抑郁发作病程长、
焦虑症状及躯体化症状较明显、抑郁症状严重、忧郁特征明显,但发作次数较少。
2.单相抑郁障碍组和双相障碍组血浆 NPY 水平低于对照组(5.838 ±1.793、
5.951 ±2.148 v.s 8.071 ±3.224, P<0.05 ),SP 水平高于对照组(6.239 ±2.617 、5.784
±1.498 v.s 4.081±1.540,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单、双相抑郁障碍
组之间 NPY 及 SP 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3.患者组间男、女性患者血浆 NPY 水平(6.030 ±1.853 v.s 5.789±2.083,
P=0.624 )及 SP 水平(5.766 ±1.741v.s 6.192±1.932, P=0.351)差异没有统计学
意义。
4. 无自杀风险组、低风险组、中度风险组及高风险组患者的血浆NPY (5.418
±2.624 、6.099 ±1.744、6.172 ±1.721 及 5.716 ±2.703 )及 SP 水平(5.101 ±1.871、
6.669 ±1.744、5.708 ±1.789 及 6.054 ±0.85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5. 重度抑郁发作组与中度抑郁发作组血浆 NPY 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5.889 ±1.910 v.s5.904±2.06, P >0.05 );重度抑郁发作组血浆 SP 水平高于中度
抑郁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98 ±1.863 v.s5.519±1.725, P<0.05 )。
6.复发性抑郁发作组与首发性抑郁发作组血浆 NPY 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
义(6.271 ±1.88 v.s5.307±2.000 ,P >0.05 ),复发性抑郁发作组 SP 水平较首发
性抑郁发作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41 ±1.890 v.s 5.466±1.676,P<0.05 )
7.患者按焦虑水平分为有明显焦虑症状组、中度焦虑水平组及轻度焦虑水平
组,三组间血浆 NPY (6.009 ±1.754、6.020 ±2.206 v.s 5.488 ±1.881, P>0.05 )
及 SP 水平(5.980 ±1.915、6.141 ±2.045 v.s5.763 ±1.367,P >0.05)差异没有统计
I
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神经肽 Y 及 P 物质水平的对比研究
学意义。
8.患者血浆NPY 与性别、年龄、发病年龄、总病程、单次发作病程、HAMA
总分及 HAMD 总分为及各因子分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血浆 SP 水平与睡眠障
碍因子存在明显相关(R=0.328,P=0.007 )
结论:本研究首次对比分析单、双相抑郁障碍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浆 NPY 及
SP 水平,结果提示:
1.NPY 及 SP 参与单、双相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单、双相抑郁障碍在 NPY
及 SP 方面的发病机制是相似的,血浆 NPY 及 SP 物质水平尚不能作为单、双相
抑郁障碍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孕妇外周血分选胎儿细胞行无创性产前诊断的研究.doc
- 高压氧对胎兔和新生兔视网膜影响的形态学与体视学分析.doc
- 肌成纤维细胞在大鼠排卵机制中的作用.doc
- 近视眼角膜非球面特性及其变化对视觉质量的影响.doc
- 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IGF-1、IGF-1R、MC和超微结构的影响.doc
- 米非司酮对小鼠成熟卵泡、囊胚发育及超微结构的影响.doc
- 人正常子宫内膜MC、VEGF、 TSP表达与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研究.doc
- 一个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家系的γ晶状体蛋白基因筛查.doc
- 早产高危因素及早产儿预后的临床分析.doc
- Bcl-2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凋亡的调控及LN对其表达的影响--毕业论文.doc
- 单极电凝与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对子宫超微结构、电解质及肠功能影响的比较.pdf
- 低强度氦氖激光对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初探.pdf
- 宫腔冲洗法寻找孕早期胎儿滋养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pdf
- 国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应用初步研究.pdf
- 核磁共振示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压力性尿失禁.pdf
- 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pdf
- 角膜内皮细胞与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共培养后细胞生物行为研究.pdf
- 近视及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性研究.pdf
- 慢性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睡眠纺锤波特征的对照研究.pdf
- 猫角膜内皮中央与周围部端粒酶活性比较及其与增殖潜能关系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