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根吸收矿质元素过程的实验探讨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原理是极其复杂的,一般需经过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基本过程。笔者在高中《生物》实验三的基础上,引入了用钒酸盐处理根后作对照的实验,试图不仅探索根吸收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过程,更进一步探索根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动运输。
此项实验原理是基于“致电H+泵与ATP酶”的理论。1973年霍奇斯(Hodges)最早证实了“植物细胞中存在质膜ATP酶,这种酶需要Mg2+,并且受K+部分活化,Mg2+的作用在于与底物ATP形成络合物,K+则促进ATP水解过程中磷酸盐的释放。”实验证明一种双萜葡萄糖苷壳梭孢菌素可刺激ATP酶的活性,促进致电H+泵的运行,而钒酸盐则抑制质膜ATP酶的活性。ATP酶也广泛存在于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细胞器的膜上。致电H+泵和ATP酶作用的结果,建立了跨膜电势梯度,成为细胞中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该理论解释了离子吸收的动力来源。
运用上述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能够使学生加深对ATP与酶功能的认识。ATP作为一种特殊的高能化合物,ATP酶作为细胞内专门作用于ATP的酶,它们在具体的生命活动中的存在及对生命活动的影响,通过实验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生命存在的客观物质性有所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探索实验程序如下。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三组实验
以“实验建议”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作实验操作的参考,使学生既能较快捷地完成探索实验,又不脱离探索发现的实验情境。三组实验如下:
第一组:取根4根 漂洗
第二组:取根4根 漂洗
第三组:取根4根 漂洗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根的颜色 溶液颜色 根的颜色 溶液颜色 根的颜色 溶液颜色 实验前/后 实验前/后 实验前/后 实验前/后 实验前/后 实验前/后 CaCl2溶液 蓝/变浅 无色/变蓝 深蓝/略变浅 无色/变蓝 浅蓝/变浅 无色/蓝 蒸馏水 蓝/不变 无色/无色 深蓝/不变 无色/无色 浅蓝/不变 无色/无色
由于第三组多了用钒酸盐处理一步,所以为求得染色等实验步骤一致,可建议学生先将根放入钒酸盐溶液中处理,而后与其它实验用根同时投入亚甲基蓝溶液中染色。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作记录
实验用具及物品设计
比较实验现象后记录
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
提供资料作为学生分析的依据
0.1%亚甲基蓝溶液中含有亚甲基蓝离子和Cl-;CaCl2溶液含Ca2+和Cl-;钒酸盐能抑制ATP酶的活性。ATP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分析
①根为什么会被染色?(一般学生会回答:根细胞吸收了亚甲基蓝离子)
②染色后,根为什么在CaCl2溶液中会褪色?(对前面的回答的否定)。说明亚甲基蓝离子并未被直接吸收。
③染色后的根表面的亚甲基蓝离子既不能被洗脱,又没有被吸收,那么它以什么方式存在?(引导学生初步得出亚甲基蓝离子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结论)。
④染色时间长的根,染色深,褪色少,说明什么问题?(亚甲基蓝离子被根吸收)
⑤上述能否说明根细胞吸收亚甲基蓝离子,经过吸附、吸收的过程?
⑥亚甲基蓝离子如何吸附在根细胞表面?从实验中能否找出答案?提示:亚甲基蓝溶液含亚甲基蓝离子和Cl-离子,CaCl2溶液含Ca2+和Cl-。设疑:为什么染色后的根放入CaCl2溶液会褪色?而放入H2O(含离子量极微)则不会褪色?分析可能原因:亚甲基蓝离子与Ca2+发生互换,Ca2+吸附到根的表面,亚甲基蓝离子被置换下来,即交换吸附。
⑦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引出亚甲基蓝离子与H+交换吸附:亚甲基蓝离子最初吸附到根表面,是否也有什么物质与亚甲基蓝离子发生了交换吸附?根表面有什么物质可以参加交换吸附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是种什么物质?(学生提出可检测溶液中的物质成份的变化,教师给予肯定,并指出科学家发现根表面与亚甲基蓝离子发生交换吸附的是H+)。如何证明(可以用pH试剂测试)?H+如何而来?引出呼吸作用与根对离子吸收的关系: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溶于H2O产生H+和HCO,是根细胞表面H+和HCO的来源。
⑧在明确根表面离子的交换过程后,引导分析用钒酸盐处理后的根为何染色浅,易褪色?提示:钒酸盐阻抑ATP酶的活性,使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受阻,结果亚甲基蓝离子不易被细胞吸收,大多只能吸附在根表面,并在CaCl2溶液中被Ca2+置换下来。使学生理解根对亚甲基蓝离子的吸收需要能量,是一种主动运输过程。
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初步结论
第一组证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需经过交换吸附过程。
第二组证明:根能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亚甲基蓝离子被吸收需经过交换吸附过程。
第三组证明:根是以一种主动运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相起动与单相运行.pdf
- 强弱混合酸准确滴定的条件判定.ppt
- 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四种差分格式的比较.pdf
- 醛固酮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pdf
- 软件可靠性分配的模式框架研.pdf
- 噻吩在猝冷骨架Ni上吸附脱硫的研究.pdf
- 三相全控可控硅整流桥空载输出电压的探讨.pdf
-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pdf
- 实习二电离辐射细胞存活克隆实验结果分析.doc
- 实验三药用氯化钠的制备.pdf
- TCD与颈动脉超声与临床.ppt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带答案(完整版).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点及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幼儿园常见意外与急救市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ppt
-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市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ppt
- 2025年国考青岛遣返中心无领导小组讨论资源分配类题目实战.docx
- 2025国考上海证监局行测政治理论高频考点及答案.docx
- 2025国考丹东市保险监管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docx
- 2025国考贵州民航公安申论贯彻执行高频考点及答案.docx
- 2025年国考天津气象局结构化面试审计职业道德与纪律题.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