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pdfVIP

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类型与分布状况,重点探讨 家庭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应对校园暴力的教育建议。 本研究以安徽省某中学的366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 法,运用问卷法、量表测量法与文献法搜集资料,同时运用SPSS 16.0软件分析 资料。本文以家庭因素为预测变量,校园暴力行为为结果变量。家庭变量可分为 客观变量和主观变量。客观变量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子女数量、父亲职业、母 亲职业、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水平。主观变量指的是父 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 本文调查发现,90.7%的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集中在轻、中度两个等级上, 且存在年级和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男生发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频率要高 于女生;初一、初三学生发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频率要高于初二学生。 研究表明,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检验以及相关分析,家庭主客观变量 均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具体结论如下: 一、客观变量中的家庭结构、家庭子女数量、父亲职业以及父亲受教育程度 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父亲职业最具解释作用。而家庭 经济水平、母亲职业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其影响未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 二、父亲职业为“商业服务人员”和“农民”的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 最多,而父亲职业为“教师、科技和医疗卫生人员”的初中生发生校园暴力行为 最少;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子女的校园暴力行为发生频率要高于其他家庭;独 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校园暴力行为更多。三、父母教养方式两种主观变量均对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父亲教 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最具解释作用;母亲教养方式中则是拒绝否认因 子最具解释力。 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从构建预防校园暴力的生态体系、加强和重视家庭教育、 倡导应对校园暴力的家校合作三方面应对初中生校园暴力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 校园暴力 家庭因素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junior school violence. The paper focusing on the family impact to the school viol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putting forward proposals deal with the education of school violenceThe study takes 366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survey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using questionnaires, scales measuring and literature method to collect data, analyzing data by using SPSS 16.0 software. The study takes family factors as predictor variables, school violence as outcome variables. Family variables can be divided into objective variables and the subjective variables. Objective variables included: family structure, number of children in the family, father’s profession, mother’s profession, fathe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mothe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family economic level. Subjective variables refer to the father’s rearing and mother’s rearingThe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over 90.7%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mild and moderate school violence. There are grade and sex significant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