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摘 要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世界范围似乎有着一种默契,不断演绎着一个规模与质量交替接
力的螺旋上升轨迹。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举世瞩目的规模大发展之后,需要在大众化
的平台上稳扎稳打,建设一个质量时代,这也是所有高校内外主体的共同愿望。这一时
代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质量。
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点,谁来为此肩负使 ,以何种方式使之有效实现等
一系列问题,需要这个时代的人们去用心探索与实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
育质量的保证与提高绝不是一时突击可以完成的,而在于持之以恒的长效积累,并且,
对此产生影响的因素纷繁复杂,它们来自于高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从政府的
角度看,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宏观管理;从社会的角度看,需要为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
质量文化环境和有效的需求信息;从高校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是办学的中心任务,教学
工作是第一要务,首要责任就是保证并持续提高教学质量。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在
世界范围产生深远影响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或许正是在寻找这样一种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方面的研究,但多
数研究常常将重心置于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领域,且以国外研究为主,国内研究的广
度、深度与实证性均有待加强。笔者以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中,高
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应该是重中之重,相应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则是重
要的辅助力量。就此,本文将重点围绕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的构建展开
系统研究,并辅之以外部质量审计。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 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对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
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概述。在此,首先就高校内部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和必要的比较。其次分别从教育哲学、现代大学制度
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出发,全面阐述了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此
外,还就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作了分析与总结。
第三部分为第三章高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一部分是本项研究主题——构
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的关键性基础。在此,首先就高校教学质量影响
因素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质量保障机构的评价标准两方面进行了文献分析,归纳了已
有研究中所呈现的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为实证调研的问卷设计提供了重要参
I
考。其次在我国开展了一项关于高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调研,此项调研范围覆盖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16个省/市/ 自治区的各类高校29 所,对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
干部三类人员共四千余人次开展了问卷调查。并运用 SPSS16.0 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全面
系统的统计与分析,经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院校的师资、学生、学习资源或机会、
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校园文化及社区、课程、教学管理和院系的作用是影
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子有:院校愿景因子、学习资
源因子、教学资源因子、质量管理因子和质量保障因子。此外,还基于实证调研数据对
中、英两国高校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四部分为第四章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主要就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评
估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效与问题、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
析,并对某大学进行了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个案研究,最后总结了我国高
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部分的研究为本项研究的主题提供了重
要的实践背景与需求参考素材。
第五部分为第五章和第六章,进行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的构建和
外部辅助系统的设计。其中,第五章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部分,首先,阐述了
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其次,基于前面各章节的研
究构建了由“价值取向、目标与标准集合”、“组织框架集合”、“支持资源集合”和“教
学质量控制集合”四个基本集合 (共26 个子项)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要素框
架,并详细描述了各子项的内涵与基本要求。第三,就该模式进行了组织设计,并针对
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管理环节、教学环节和影响因素,着重设计了由三层子循环构
成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模式的运行机制。第四,总结了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