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 23 卷 第 4 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23 No. 4
( )
2003 年 11 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College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Nov. 2003
《近思录》之“录”与《传习录》之“录”
李纪祥
( 台湾佛光大学 历史研究所 , 台湾 宜兰)
【摘 要】《近思录》与《传习录》皆是兴起于宋明理学中的思想传记类型的著作 。一为“辑略”之新体 ,一
为“记言”之变型 。两者的差异 ,则可以自“录”字的再解读中 ,掌握住“文”与“言”的本性而得以进行区别 。二
《录》都企图在“当下即逝”的时间状态中 ,分由“文”与“言”的途径以进行“当下即是”的传道活动 。二者一名
“近思”,一名“传习”, 同出于《论语》,反映了追随孔子的理想 。但其同名为“录”及其何以为“录”,则尚可探究 。
【关键词】《近思录》;《传习录》;辑略 ;记言
( )
【中图分类号】B244.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6873 2003 04 - 0050 - 12
钱穆宾四先生曾经列举过中国人必读的九部 录》的体认 ,是此《录》系经由“选辑”的行为而问世
经典 ,分别是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 的。
《庄 子 》《六 祖 坛 经 》, 及 《近 思 录 》与 《传 习 同样的 ,就王阳明思想的传布而言 ,其生前身
[1 ] (PP. 359 - 383)
录》 。其中六部皆为儒家经典 ,六部之 后所形成及成就的“王学”及“王门”,不仅在于其
中 ,二《录》并在其列 。钱穆先生此说所蕴 ,不啻视 提出了另一条企向于圣贤的途径 ;就流传问世的
《近思录》所辑而源出之周张二程原书之为“集” 王学“经典”而言 ,也凝聚出了《传习录》一书 。《传
矣 ,而《近思录》则为理学经典 ,此当为朱子故 ;而 习录》之最早刊刻及《朱子晚年定论》《大学古本
《传习录》,则为阳明故 ; 以《传习录》为王学之代表 序》之刊刻 , 皆在阳明在世之时 ,也正好反映了阳
经典 ,亦足见推尊矣 。这是钱氏对二《录》价值内 明别于朱子学外另立门户之图。然而 ,其仿朱子
涵之高度肯许 ,等于是将其看作儒门继五经四书 之《近思》之称《录》,亦命名“传习”之曰《录》,是否
之后的新经典 。 有觉察及意识到二“录”之同名歧异性呢 ?
陈荣捷先生亦曾对《近思录》的价值与意义有 因之 ,在宋明理学史上 ,两本重要的典籍 ,便
有过阐抉 ,其云 : “《近思录》为我国第一本哲学选 在其编成形态及所以为“录”的关注下 ,进入了本
辑 。其思想乃朱子本人之哲学轮廓 ,亦为以后《性 文的视野及讨论之中。《近思录》与《传习录》,一
理大全》《朱子全书》《性理精义》之典型 ,直接间接 取名为“近思”,一取名为“传习”,则其所以取名之
支配我国思想与社会制度七八百年 ,影响韩国、日 故 ,“近思”成“录”的方式是 自周 、张 、二程的原典
[2 ] (P. 123)
本亦数百载 。” 注意其所用之措词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