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和群治之关系.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梁启超 ·0·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 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 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 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吾今且发一问:人类之普通性,何以嗜他书不如其嗜小说? 答者必曰:以其浅而易解故,以其乐而多趣故。是固然;虽然, 未足以尽其情也。文之浅而易解者,不必小说;寻常妇孺之函 札,官样之文牍,亦非有艰深难读者存也,顾谁则嗜之?不宁惟 是。彼高才赡学之士,能读《坟》《典》《索》《邱》,能注虫鱼 草木,彼其视渊古之文,与平易之文,应无所择,而何以独嗜 小说?是第一说有所未尽也。小说之以赏心乐事为目的者固多, 然此等顾不甚为世所重;其最受欢迎者,则必其可惊可愕可悲 可感,读之而生出无量噩梦,抹出无量眼泪者也。夫使以欲乐 故而嗜此也,而何为偏取此反比例之物而自苦也?是第二说有所 未尽也。吾冥思之,穷鞫之,殆有两因:凡人之性,常非能以 现境界而自满足者也。而此蠢蠢躯壳,其所能触能受之境界, 又顽狭短局而至有限也。故常欲于其直接以触以受之外,而间 接有所触有所受,所谓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也。此等识想, 不独利根众生有之,即钝根众生亦有焉。而导其根器,使日趋 于钝,日趋于利者,其力量无大于小说。小说者,常导人游于 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者也。此其一。人之恒情, 于其所怀抱之想像,所经阅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习矣不 察者;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 能自宣,笔不能自传。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而发灵之,则 拍案叫绝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 ·1·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心有戚戚焉”,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此其二。此二者,实文章 之真谛,笔舌之能事。苟能批此窾,导此窍,则无论为何等之 文,皆足以移人;而诸文之中能极其妙而神其技者,莫小说若。 故曰,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 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小说种目虽多,未有能出此两 派范围外者也。 抑小说之支配人道也,复有四种力:一曰熏。熏也者,如 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楞伽经》所谓 “迷智为识,转识成智”者,皆恃此力。人之读一小说也,不 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飏,而神经为之 营注;今日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 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入其灵台而据之,成为一特别之原质 之种子。有此种子故,他日又更有所触所受者,旦旦而熏之, 种子愈盛,而又以之熏他人。故此种子遂可以遍世界,一切器 世间有情世间之所以成所以住,皆此为因缘也。而小说则巍巍 焉具此威德以操纵众生者也。二曰浸。熏以空间言,故其力之 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 长短。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 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馀恋 有馀悲,读《水浒》竟者,必有馀快有馀怒,何也?浸之力使然 也。等是佳作也,而其卷帙愈繁事实愈多者,则其浸人也亦愈 甚;如酒焉,作十日饮,则作百 日醉。我佛从菩提树下起,便 说偌大一部《华严》,正以此也。三曰刺。刺也者,刺激之义也。 熏浸之力利用渐,刺之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感受者不觉; 刺之力,在使感受者骤觉。刺也者,能人于一刹那顷,忽起异 感而不能自制者也。我本蔼然和也,乃读林冲雪天三限,武松 ·2·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飞云浦一厄,何以忽然发指?我本愉然乐也,乃读晴雯出大观园, 黛玉死潇湘馆,何以忽然泪流?我本肃然庄也,乃读实甫(原本 作“斋”,误)之《琴心》、《酬简》,东塘之《眠香》、《访翠》, 何以忽然情动?若是者,皆所谓刺

文档评论(0)

精品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