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8001130样品的处理及目的蛋白的SDS-PAGE电泳.pdfVIP

9148001130样品的处理及目的蛋白的SDS-PAGE电泳.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生命科学学科竞赛 实验记录 序号: 44   实验时间: 9 月 14 日  8:00    -   11:30 请勿透露学校、教师和个人信息  样品的处理及目的蛋白的 SDS电泳 一、 实验原理 SDS电泳技术首先在1967年由Shapiro建立,1969年由Weber和Osborn进一步完善。当在样品介质和聚 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加入SDS后,则蛋白质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的分子量大小,其它因素可以 忽略不计。 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它能破坏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其它物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在强还原剂 如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的存在下,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打开并解聚成多肽链。解聚后的蛋白质分子 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复合物,复合物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 荷量,这就消除了不同蛋白质分子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异,蛋白质-SDS复合物在溶液中的形状像一个长椭圆 棒。椭圆棒的短轴对不同的蛋白质亚基-SDS复合物基本上是相同的(约18μm),但长轴的长度则与蛋白 质分子量的大小成正比,因此这种复合物在SDS系统中的电泳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的影响, 而主要取决于椭圆棒的长轴长度即蛋白质及其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200kD之间时, 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由此可见,SDS不仅可以分离鉴定蛋白质,而且可以根据迁 移率大小测定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 二、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SDS蛋白上样缓冲液、ddH2O、5X蛋白缓冲液等。 实验器材: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离心机、微量加量枪、超净台等、迷你型蛋白垂直电泳槽等。 其他:梳子、枪头、PET28b-BL21菌液、PET28b-Rosetta菌液、PET24a-BL21菌液PET24a-Rosetta菌液等。 三、实验步骤 1.样品的处理 1.1将过夜培养的菌液加入EP管离心1min,12000g。弃上清。 1.2 重复步骤1.1直至菌液用完。 1.3 将每支EP管都加入1ml的ddH2O并将其搅匀。 1.4 取40ul菌液,加入5X SDS蛋白上样缓冲液10ul,重悬,混匀。 1.5 混匀后,放入沸水中煮沸10min。 2.目的蛋白的SDS电泳 2.1 取出已经制备好的 SDS电泳胶,并装好电泳系统,加入 1X 蛋白电泳缓冲液。 2.2 上样顺序 1 诱导BL21,2 诱导ADI-BL21,3 诱导 ACR-BL21,4 Rosetta诱导,5 诱导 ADI-R, 6 诱导 ACR-R。 2.3 连接电源,先用 30V 恒压电泳,当漠酚蓝从浓缩胶进入分离胶时,将电压调至 90V,继续电泳直至 澳酚蓝距凝胶底部停止电泳。 2.4 关闭电源,小心取出凝胶,浸泡在盛有考马斯亮蓝 R250 染液的容器中,染色 30min。 2.5 倒去染色液,将凝胶在蒸馏水中漂洗数次。再加入脱色液反复脱色至获得清晰蓝色条带及干净背景。 2.6 凝胶拍照。   四、实验结果  在隔夜培养过程中,由于漩涡振荡器培养出现故障,转速只有 60rpm,导致细菌生长缓慢,菌液较清澈。 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生命科学学科竞赛 实验记录 序号: 44   实验时间: 9 月 14 日  8:00    -   11:30 请勿透露学校、教师和个人信息  故本次蛋白电泳中,仅观察了全菌的蛋白表达情况。 图 1 为全菌蛋白电泳图谱, 相对于 BL21 和 Rosetta 这两个宿主菌的蛋白表达情况,重组菌均有 ADI 的表达,但是量比较少。由于菌液生长情况不好,本次实验需要重做。                                    图 1 菌液蛋白电泳图谱 1:诱导BL21 2: 诱导 ADI-BL21 3: 诱导ACR-BL21 4: Rosetta 诱导 5: 诱导ADI-R 6: 诱导 ACR-R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