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2O5-SnO2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及其与氧化活性的关系*
罗晓鸣 陈 懿* 韩世莹
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 210008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南京 210008)
提 要
用程序升温还原 T(PR)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V2O5-SnO2样品的还原性能,并对不同还
原阶段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 X(RD)及电子顺磁共振E(PR测定。结果提供了还原过程中物
相及钒离子价态变化的信息,发现由于钒离子在SnO2中的高度分散及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V5+的还原温度比纯V2O5有明显降低,说明V2O5-SnO2二元氧化物体系比V2O5更易获得电
子。上述现象与V2O5-SnO2样品作为甲苯选择氧化催化剂所表现的相当高的活性密切相关。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被还原的行为与其催化氧化的性能有密切关系。VanHengstum
等 1()曾用TPR法测定了几种载钒氧化物催化剂的还原性,并指出还原性与甲醇氧化活
性有平行关系,Roozeboom等 2()用热重实验 T(G)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不同负载量的氧
化钒/TO2i 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都低于纯V2O5的还原温度 3,4。本文作者 5()曾测定了
不同组成的V2O5-SnO2二元氧化物对甲苯选择氧化生成苯甲醛的催化性能,发现其中
一定组成的样品在不太高的温度 6(33K下转化率可达90%以上。反应后的该系列样品
经EPR测定表明其中V4+的相对含量比反应前升高,说明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接受电子
被还原。
本文用TPR方法对上述样品的还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合不同还原阶段所得样品的
XRD 及 EPR测定结果讨论了还原过程中物相及钒离子价态的变化,以期进一步了解
V2O5和SnO2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实 验 部 分
1.样品制备:纯V2O5,纯SnO2及V/Sn原子比分别为 1:0.8,1:2.1及1:6.9的
V2O5-SnO2样品的制备方法见文献 5(。纯VO2由等摩尔的V2O3和V2O5均匀混合后,
放入石英管内抽空至1.33Pa封管,于1073K加热50小时制得。
2.TPR实验:所用H2-Ar混合气含H24.92 流速为25mlm·in-1,程序升温
速率为8Km·in-1。样品先经N2气在室温吹扫半小时,然后开始程序升温还原,氢消耗
用热导检测器测定。经第一次TPR实验所得样品用N2气吹扫半小时,通空气在773K氧
1990年9月5日收到。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资助课题。
* 朱水兴同学参加了部分实验工作。
化30分钟后,再在N2气氛中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第二次TPR实验。
3.EPR实验:用ER-200D-SRC电子顺磁共振仪在室温、X波段进行。
4.XRD实验:用D/Max-RA型蚗X射线衍射仪进行 C(uK 线)。
结 果 与 讨 论
一()不同样品的TPR实验
1.几个纯氧化物的TPR;
从图1可以看出V2O5有三个还原峰,其第三个还原峰温1116K与VO2的还原峰温
1114K相近。VO2在926K出现的一个小峰与V2O5最低还原峰温946K相近,可以认为
是VO2接触空气后少量V4+被氧化为V5+所致。XRD结果证明VO2在实验条件下被还
原为V2O3,因此认为V2O5的第三个还原峰与V4被还原为V3+的过程相关。
SnO2的还原峰包含一个肩峰,说明在实验条件下,Sn4+Sn2+及Sn2+Sn0的过
程连续进行,两个峰发生重叠。
2.V2O5-SnO2样品的TPR;
由图2可以看出V/Sn比为1:0.8,1:2.1及1:6.9的三个含钒样品的第一个还原峰温
都远远低于纯V2O5的第一个还原峰温。V/Sn=1:2.1样品的第一个还原峰逦温为538K,
与V/Sn=1:0.8和1:6.9样品的低温还原峰温相近,说明SnO2与V2O5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样品的还原行为有相当大的变化。V/Sn=1:2.1及1:6.9的两个样品经XRD实验证明
是氧化钒均匀分散在SnO2中形成的固溶体,而V/Sn=1:0.8样品中则有SnO2及
V2O5两个物相共存 5(),但显然在该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地理学的新认识及其方法在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pdf
-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ppt
- 实验2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与纯化.ppt
- 实验四:基于混沌细胞自动机数字水印实验.doc
- 实验与探究能力在光合作用中的体现.doc
- 适合我国国情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体系的构建.doc
- 受体在IL1β致抑郁中的作用.pdf
- 水环境低温噬菌体多样性研究进展.pdf
- 四法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pdf
- 四君子汤对大黄脾虚模型小鼠的影响.pdf
- WT55–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管理第一场.pdf
- β2肾上腺素受体亲和色谱及其在苦杏仁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pdf
- 白首乌总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pdf
- 白细胞介素-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pdf
- 伴有胃肠动力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结肠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成酶神经元的变化[J].pdf
- 本次市县乡换届工作的特点.doc
- 吡拉西坦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J].pdf
- 病毒性肝炎患者α-干扰素中和抗体发生率及其时间规律的研究.pdf
- 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分布.pdf
- 不同年龄患者D-二聚体排除诊断静脉血栓临界值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