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内 容 提 要
晚清是一个动荡不安、变乱频仍的时代,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以及作者、
载体、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晚清小说主要作品与成就基本见于小说杂
志,大都是先在报刊上发表,然后才结集成册出版的。
二十世纪的头十年,经历过狂飙式的文学界革命,随着社会政治局势的缓和与文学革
命自身弊病的凸显,整个社会文化心态也逐渐转移了对经世救国的兴趣。而在上海这
个新文化之都,殖民地的文化模式与经济制度已然成型,都市化的消费方式与享乐观
念渐趋盛行。
庚子事变后,晚清小说“出版特盛”,专门的小说杂志也应运而生,1902-1912年
十年间就有21种以“小说”命名的报刊面市,当时及后世公认成就最显著、影响最广
大的始终为四大期刊:《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和《小说林》。《月月小说》
可谓晚清小说发展的万花筒,虽然特点不如前三者突出,却容纳晚清小说流变历史的
方方面面,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前后二十多年文坛的兴废消长,其价值与意义也正
在于此。
本文第一章探讨了晚清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背景,小说边缘地位的中
心化,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以及由此而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新型的殖民地
市民文化。
第二章则详细分析了 《月月小说》原创作品与翻译作品;第三章通过对 《月月小
说》文学产品与文化商品的双重品格与发展流变的研究,力图为 《月月小说》的内容、
特定作用、意义与影响作出较全面的评介。
4
ABSTRACT
he
some special culture phenomena.
on the magzines.Then they were collected into vulumes.
ving
and supreme novels—
it is called thekaleidoscope
is its value and significtion.
communication,and the new colonia
and bi-character of literary and business.
5
引 言
“当二十世纪,为小说发明时代,杰作宏构,已如汗牛充栋。以小说附报者,比比皆是,
以小说名报者,更指不胜计。若以材料丰富,完全无缺者,舍 《月月小说》,更无其二。”
————邯郸道人 《月月小说跋》 《月月小说》第十二号
《绣像小说》为半月刊,1903 年5 月创刊于上海,李伯元主编,至1906 年4 月停刊,
共出72 期。所发的作品有重大影响者为 《老残游记》、《文明小史》等。该杂志积极宣传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以开导社会为原则”,其历史贡献不可低估。
《月月小说》为月刊,1906 年9 月创刊于上海,最初为汪维父编辑,第四期由吴沃尧、
周桂笙继任笔政,至1909 年1月停刊,共出24 期,主要刊载短篇小说,对近代短篇小说的
创作和翻译,起到了尝试、开创的作用。
《小说林》主编为黄摩西,创刊时间是1907 年2月,1908 年10月停刊,共出12 期。
其特点是刊载翻译小说和小说评论较多,对晚清文学理论发展所作的贡献,为其他刊物所无
法企及。
如果说 《新小说》堪称开开风气之先的破冰船;《绣像小说》是本土创作小说重要作品
“自己的园地”;《小说林》乃翻译小说的重要基地,并在小说评论上独树一帜;而 《月月小
说》可谓晚清小说发展的万花筒,虽然特点不如前三者突出,却容纳晚清小说流变历史的方
方面面,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前后二十多年文坛的兴废消长,其价值与意义也正在于此。
第一章 启蒙救亡与消闲:上海文坛变调的双重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觉醒与 “西学东渐”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在两种异质
文化的冲突、比较与抉择中,中国人经历了曲折痛苦的心理历程。近代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历年真题章节练习题集.pdf VIP
-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pdf VIP
- 脑梗塞ppt课件(精).pptx VIP
- 高血压、糖尿病培训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pixelgridV4.5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卫片使用手册.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法学综合(民法、经济法)A卷 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2025年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烹饪试卷 .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法学综合(民法、经济法)B卷 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论刑法中多次犯的理论与实践剖析:从概念厘定到司法适用.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