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我国小型成长型企业中间融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小型成长型企业是具有持续挖潜能力,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小型企业。小型成长型企业的特点在于首先是中小企业中的一部分小企业,其次拥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小型成长型企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高风险,对于要求稳健的银行来说,是不会选择小型成长型企业作为它的业务对象,而小型成长型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也是造成我国小型成长型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因此,介于债权和股权之间、兼具两者现金流及风险特征的中间融资或许能够成为小型成长型企业融资的新选择。
发展中间融资将是支持小型成长型企业成长的一个新选择。中间融资可以解决企业的高风险的问题,又同时为企业获得了资金。对于小型成长型企业来说,中间融资在融资活动中更具有灵活性,更有利于投资者保护,有利于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发展中间融资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首先,投资主体问题。第二,法律环境尚不成熟。第三,退出机制不完善。由此可见,中间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能够帮助小型成长型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但现实中中间融资还存在不少问题,加强对中间融资的理解,促进小型成长型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
⒈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微观角度研究
(1)融资次序的选择研究
Lelend和Pyle(1977)以及Ross(1977)借鉴了Spence(1974)的方法率先建立了金融市场上的信号传递模型。在他们的基础上,Myers和Majluf(1984),以及Myers(1984)系统地提出了融资优序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会选择以下融资顺序:企业总是会首先选择内部融资,如果确实需要外部融资,企业会从发行风险较低的证券开始,如无风险负债、有风险负债、可转换证券,最后才发行股票融资。
Holmes、Kent、Ang和Norton等学者经常用经过修正的融资优序理论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与上段中所提出的融资优序理论有两点不同:首先,中小企业所有者要在企业成长和控制权之间取得平衡。其次,中小企业主的行为目标往往超出单纯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且还要在快速扩张和稳健经营之间取得平衡。
(2)企业成长与融资机制研究
Berger和Udell(1998)在《the ec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l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ele》提出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融资机制的动态变化。该理论认为,在创立初期,由于资产规模小,企业通常缺乏业务记录和财务审计,外部投资者很难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因而企业获得外援融资的可能性较低,企业主要依赖内源融资。
然而此金融周期成长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小型企业。首先,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完成这个周期,最终成长为公众企业;其次,在企业的规模、寿命和企业信息的不透明度不完全相关。Fluck对美国企业的研究表明,在企业创业初期阶段,外援融资数量要高于内源融资,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外援融资并未表现出简单的线性增长轨迹,而具有U型发展的特征。
2.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中观角度研究
(1)金融业环境变化的影响
Peek和Rosengen(1996)关于1993-1994年新英格兰银行合并的研究发现,在银行合并后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明显减少了。但银行业合并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影响并不总是一致的。
Berger、Saunders、Scalise和Udell(1998)在《the effect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的研究表明,大银行的合并行动会使银行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数量减少,而小银行之间的合并则会导致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量增加。
(2)产业组织形态的影响
Becattini(1990)从集群内公司的关系指出集群内的公司不仅相互提供中间投入品,而且对小企业来说也是重要的信贷来源。Fabiani、Pellegrini、Romagnano和Slignorini(2000)在《effciency and localization : the case of italian districts》认为企业集群环境在解决信用问题上的优势使得集群内企业的融资条件要优于外部企业。
Schmitz和Musyck(1994)从集群的地域角度认为地方银行对解决集群内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集群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美消费信贷的比较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 中外农村“草根银行”运作模式的比较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 助学贷款证券化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 产业集群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促进 开题报告.doc
-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战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 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研究开题报告.doc
- 次贷危机下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对中国的启示开题报告.doc
- 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重庆市排污权交易开题报告.doc
- 迪拜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启示 开题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