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年12月 武 警 学 院 学 报 Dec.2003
第19卷第6期 JOURNALOFTHECHINESEPEOPLESARMEDPOLICEFORCEACADEMY Vol.19No.6
谈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李耀明,赤俘震
(天津市消防总队,天津 300040)
[摘 要】结合火灾案例和实验数据,分析地下建筑火灾特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火灾的对策。
【关键词】地下建筑;火灾特点;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77(2003)06一(0027一0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地下商场、地下铁路、地下旅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热烟气很难排出,散热缓慢,内部空
馆等一大批地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给人民的生活 间温度上升快。多次研究比较表明,地下建筑火灾会较早地
带来了许多方便。但由于地下建筑的特殊性,导致其发生火 出现 “爆燃”现象。火灾房间空气的体积急剧膨胀,c0,Cq
灾后所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本文主要从地下建筑的火灾特 等气体浓度迅速增加,温度也急剧升高。我国地下建筑先后
点和预防措施进行简要的探讨。 发生了几十起火灾,都出现过高温现象。如山西某地下仓库,
一、地下建筑的火灾特点 总面积2810扩,着火后共延烧了41天,火灾温度一直维持在
地下建筑是通过挖掘(明挖或暗挖)的方法而获得的建 1000℃左右。除库内可燃物烧毁外,混凝土被大面积破坏,
筑空间,建筑物的外部由岩石、土壤包围着,只有内部空间,不 局部结构塌方。再如江西南昌老福山地下商场,1987年发生
存在外部空间,不像地面建筑有门、窗与大气相通,仅有与地 特大火灾,延烧17个小时,高温使商场内一切可燃物烧成灰
面连接的通道作为出人口。由于地下建筑存在着上述构造上 烬,铝合金柜台烧毁,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大面积露筋,延深最
的特点,与地面建筑相比,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的特点主要表 深达10cm多。温度也达800-9009C,一切燃烧物产出的热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量,几乎全聚集在建筑物内。
(一)发烟量大 (三)泄爆能力差
火灾时的发烟量与可燃物物理化学特性、燃烧状态、供气 由于地下建筑基本上是个封闭体,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爆
充足程度有关。在同等条件下,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一般供 炸时,泄爆能力差。我国鸡西的一个人防工程,曾因汽油引起
气不足(火灾开始时与地面建筑无多大差别),温度开始上升 连续爆炸;武汉一座办公楼的地下室内因充满汽油蒸气与空
较慢(尤其是固体可燃物火灾),阴燃时间稍长,发烟量大。 气的混合物而发生爆炸,均使建筑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据美国有关资料介绍:1磅木材,在1250平方英尺的休息室 (四)人员疏散困难
内燃烧,将产生足够的烟量使该房间的能见度减少到只能看 1地下建筑完全靠人工照明,正常电源照明就比地面建
到3英尺远(1磅=0.4535kg;1平方英尺=0.305m2)。2.5 筑的自然采光差,加之火灾时,正常电源切断,依靠事故照明,
英两的聚苯乙烯,4英两的泡沫橡胶,1磅的聚氨甲基酸乙醋 人的视觉完全靠事故照明和疏散标志指示灯保证。如果没有
或1.5品托的煤油与1磅的木材发烟量相当(1英两= 事故照明,建筑内将是一片漆黑,人员根本无法逃离火场。再
28.349g;1品托=0.47341kg液体)。 加上浓烟,如无机械排烟,疏散极为困难。人能不能从建筑内
地下人防旅馆一间15m的房间,其火灾荷载约25kg/m 疏散,决定于三个极限值:一是疏散视距的极限值;二是人能
(折合木材),在300℃时燃烧发烟量可达1.3x106m。地下 承受烟浓度极限值;三是在疏散视距内,人在承受烟气浓度
工程由于无窗,发生火灾时不像地面建筑那样有80%的烟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