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 2013年第 1期
J.NOR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No.1.2013
关于 《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一 体和繁荣一体》几处引文的讨论
魏国红,董晓媛
(石河子大学 政法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 要]刊登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的 《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一文,因为提出“第二代民
族政策”的概念 ,引发了学界很 多争议。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时,不难看到,文中部分引文的使用存有诸多疑惑:有较多不规
范和误读 的情况;文章很多结论有失严谨。这些有可能给民族理论研究界造成理解上的混乱。
[关键词]第二代民族政策;引文 ;规范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3)Ol一0012—05
2011年9月刊登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文章 《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
体和繁荣一体》(以下简称 《第二代》),提出了 “第二代 民族政策”的概念 ,并把 “第二代民族政策”定义为
“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文章也联系国外一些处理民族问题的案例和一些研究者的成果对 自己
的观点进行了佐证。笔者想就这篇文章中一些引证问题进行讨论,以消除文章给笔者或其他读者呵能造
成的疑惑。
一 、 关于政策 “代际”命名的讨论
何为 “政策”,“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 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
准则。”[I当然这个 “公共权威”包括国家政策或执政党派,也包括代表国家政策或党派集体的个人。《第二
代》引用了胡锦涛同志2010年5月17日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
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出现的一个表述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由此下结论 “这是我国民族政策
从第一代开始向第二代转型的标志”l2]。民族问题是社会重大问题 ,民族政策关乎一个 国家处理民族问题
的走向和结果,政策的提出要经过一系列科学而专业的论证,有其 自身的复杂性和严谨性 。为了更好地理
解胡锦涛同志提到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表述的情境 ,不得不把一段比较长的原话罗列于此 :
第二,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坚持党的民
族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和动摇。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民
族政策,广泛开展 民族 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 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和 民族 团结教
育纳入公 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 中华民族多
[收稿 日期]2012—11—15
[作者简介]魏国红(1968一)女,湖北黄皮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董晓媛 (1987一)
女(回族),新疆米泉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元一体格局,牢固树立 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维护民族 团结、祖 国统一的责任感,自觉抵制各
种狭隘民族意识,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意识。要坚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增强国家意识、法律
意识、公民意识的统一 ,坚持依法行使 民族区域 自治权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统一 ,坚
持享有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与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统一,禁止对任何民族 的歧视 ,依法惩处破坏
民族 团结和制造 民族分裂的行为。要坚持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导向,从有利于提高各族
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出发,完善和落实招生、就业等政策,依法
保护各族群众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劳动权、婚姻 自由权等权利,促进各族群众互相学习、互相交
流、和谐相处。3]
而在 《第二代 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一文就有了这样的结论:2“010年1月和5月先
后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明确提出了促进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x VIP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_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__.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pdf VIP
- 民事诉讼法中案外第三人对执行的异议之诉.pdf VIP
- 车险承保方案.pdf VIP
- “扬子石化杯”2024年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江苏赛区)初赛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临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pdf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电教案-李国丽.doc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