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 年第19 期 45
异(P>0.05),可认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见表1。 上,产后出血首选药物治疗,及时、有效的使用药物,可以达到预
2.2 产后出血情况比较,见表2 。 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临床上的常用药物有:催产素、前列腺
[1]
表2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素衍生物、钙剂、垂体后叶素、中药等 。
本文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及单纯米索前列醇等方案
组别 术后4h 出血量 术后24h 出血量 产后出血n(%) 总例数
预防产后出血,从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上分析:预防产
观察组 189.54±25.27 258.09±25.33 2 (2.86) 70
后出血效果较好的是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单纯米索前列醇
对照组 209.28±32.11 321.00±29.49 9 (12.86) 70
的预防控制产后出血的效果稍差。
t 值/χ2 5.987 7.598 4.725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从
P 0.000 0.000 0.030
而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主要应用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经大量
表2 为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经t 检验,两组的术后 的临床实践证明:米索前列醇具有改善子宫的收缩作用起效时间
2h 出血量、术后24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短、持续时间长、而有效减少产后2h 内出血等优点,同时,保存和
(见表2)。观察组术后2h 出血量、术后24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 [4]
使用方便、价格低、副作用少 。而催产素是一种垂体神经激素,由
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方案对产后出血的控制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巨细胞制造,经下丘脑-垂体轴神经纤
效果优于对照组。 维输送到垂体后叶,再释放入血,是传统的催生引产、产后止血和
2.3 不良反应情况:用药后,观察组用药后 1 例出现恶心,2 例患 [5]
缩短第三产程的药物 。上述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预防产后出
者呕吐,2 例血压略降;对照组用药后2 例出现恶心,2 例患者食 血的发生,且应用简单、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欲不振,均未经特殊处理,未影响后续治疗。 参考文献
3 讨 论 [1] 乐杰.妇产科 学[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8. 205-208.
剖宫产产后出血在产科很常见,其主要原因包括:宫缩无 [2]顾玮, 苏绮枫,黄咏梅 .产后出血相关 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
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剥离不全及剥离后胎盘滞 与产科杂 志,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连锁新店选址评估表.xlsx VIP
- 第节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PDF VIP
-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pptx VIP
- 【课件】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GBT50417-201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酒泉市金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doc VIP
- 飞机维护模拟训练系统.doc VIP
- DBJ51/168-2021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泰州]江苏泰州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docx VIP
- DB61_T 5079-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土遗址振动控制与监测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