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春壶”——紫砂文化的继承与创新.pdf.pdfVIP

“供春壶”——紫砂文化的继承与创新.pdf.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供“春壶 紫砂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梅宝玉 (宜兴紫砂工艺厂 ,宜兴 214221) 摘 要 :“供春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造型古朴精工、温雅天然 、质纯薄坚 实 ,负有盛名 。壶身作扁球形 ,泥质成素色 ,凹凸不平 ,古绉满身 ,纹理缭绕 ,寓象物于 未识之 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 关键词:“供春壶”;魅力;创新 1 前言 于吴颐山的看重 以及他在文人墨客中的影响,供春从此 就出了名。这段记叙也使供春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 留有 在紫砂界,只要提起 “供春壶”全都知道 ,是供春把紫 姓名的紫砂艺人 ,尽管这个名字后世多有猜疑 ,但并不妨 砂从 日用功能的范畴带进了艺术的殿堂,“供春壶”(见图 碍供春 (或龚春)在紫砂艺术史上作为开山鼻祖 的地位 , 1)是后世紫砂艺人顶礼膜拜的神品,也是代代有人临仿 是他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现象浓缩 .提炼到紫砂壶和造 的经典。 型设计之中.首开了紫砂壶集 日用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 的先河 。供春无意有意之间的这一石破天惊的创造 ,从此 把紫砂茶具带进了艺术的殿堂。关心 “供春壶”的人 ,不禁 2 “供春壶”的创作起源 会 问.这第一件带有 自然派艺术色彩的 “供春壶”究竟有 多少神秘呢? 据史料 《阳羡茗壶系》记载 :学使吴颐山早年为求读 书清净 ,带着一青衣 (童子)来到了宜兴湖滏山区的金砂 寺中就读,这童子就是供春,供春在服侍吴颐山生活的空 3 “供春壶”的魅力 闲之时看到寺中老和 尚学习陶工之法.“博其细土 .捏筑 为胎 .制成茶壶”,于是偷偷地学习老僧的技艺 。可他并没 “供春壶”面世 以后 .它的艺术魅力受到文人雅士推 有去生搬硬套 .而是敢于大胆创新,看到寺后山上一棵千 崇 ,不少文人赞美 “供春壶”:栗色阁阁,如古金铁 ,敦庞周 年银杏古树 ,树身结着许多树瘿像一个个团起来 的圆瘤, 奇特可人,他就模仿着用手捏 了一壶型 ,因没有工具 ,用 茶匙掏空壶身,然后接上与树瘿纹路相似的壶嘴 、壶把, 用手指按平壶的表面。并留下了许多指印,烧成后与众不 同、自然朴雅 ,透出一股灵秀之气。连老僧与吴颐山看了 都赞不绝 口,这就是被人尊为壶中之首的 “供春壶”,也由 图 1供春壶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