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穿刺方法经腋静脉安置永久心脏起搏电极的比较.pdfVIP

不同穿刺方法经腋静脉安置永久心脏起搏电极的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824 · 脏 杂 志 (ChinHeartJ)2011,23(6) 不同穿刺方法经腋静脉安置永久心脏起搏电极的比较 黄显华,李金源 (三明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福建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 ,福建 永安 366000) 关键词:腋静脉;穿刺术;J形导丝;路标 中图分类号:R541.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236(2011)06—824.02 DOI:CNKI:61—1268/R1707.035 网络出版时间:2011.10.1417: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1.1268.R1707.035.html 我院于2005年开始比较用不同方法穿刺腋静脉安置永 可采用经肘窝静脉放入J形导丝路标指示穿刺法 J。亦可 久起搏电极 19例。 直接采用此法穿刺腋静脉。即患者平卧右手外展30。~45。。 常规消毒肘部后用 18号穿刺针穿刺肘窝 内侧的贵要静脉或 I 对象和方法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 l9(男 12,女7)例,年龄 正中静脉,插入一根J型导丝,经贵要静脉达腋静脉及锁骨 38~81岁。均符合永久起搏器植入的 I类或IIa类适应证。 下静脉。在透视下,以此导丝为路标 ,在胸廓切线外侧穿刺 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扩张型心肌病 ;所 进入腋静脉后,再按 Seldinger法植人起搏电极。 发生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0例 ,最慢心 率28~/min,最长窦性停搏 128,最长心室停搏 6.7s;房室 2 结果 19例中按方法 1穿刺9例,成功8例 ,1例改用方 传导阻滞 (AVB)II度 Ⅱ型2例(其中并发交替性束支阻滞 1 法3穿刺成功 ;用方法2穿刺8例,6例穿刺成功,2例改用 例),最慢心率30次/min;高度AVB1例,Ⅲ度AVB6例 ,最 方法 3穿刺成功;其余 2例直接采用方法3穿刺腋静脉成 低心室率28~/min。所有病例均有持续或间歇性劳力性胸 功 ,与以上3例共 5例。用方法 1及方法2的5例穿刺中患 闷、气促、心悸、易疲劳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其中8例有黑嚎 者诉有上臂酸痛或电麻感 ;3例术后上臂及肩关节区域酸胀 或晕厥史。穿刺器材 :圣优达静脉穿刺撕裂鞘管套件。穿刺 疼痛持续 1至2周最长达4个月,1例误穿动脉,经压迫数分 方法 1:Nichalls体表标志法…:即腋静脉起始于锁骨与第一 钟后止血;未见气胸 、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三法所花时间 肋骨之间间隙的起点 ,由此向外延伸在喙突下三指处。穿刺 分另0为 7—25min、8—30min、15—28min。 时患者仰卧位,上肢位于躯干两侧,肩胛间区可垫一薄枕,头 转向穿刺对侧。穿刺部位取喙突水平下2~3cm、胸三角沟 3 讨论 腋静脉穿刺技术从 1987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以来 内侧 1~2cm处,穿刺角度30。~45。,负压进针,针尖方向几 已经在介入治疗、麻醉及静脉输液中得到应用,特别是随着 近平行胸三角沟;若无回血,可按 Byrd(1992)提出的在透视 起搏技术的广泛开展,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双腔、三腔起 下针尖缓慢朝向第 1肋中部,针头垂直于第 1肋骨,亦可直 搏电极及双极电极的普遍应用 ,所致挤压综合征的可能性 日 抵第 1肋骨面,如未能进入腋静脉 ,则保持该角度由内向外 益增多。而腋静脉穿刺安置起搏 电极通过锁骨与第 1肋骨 不断进针直至进人腋静脉 J。因腋静脉较锁骨下静脉位置 的间隙时距离大,不形成挤压 ;因腋静脉走行于胸廓投影之 浅表,部分胸壁皮肤脂肪层较薄病例,可在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无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