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09年 第 3期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 [美]约瑟夫 ·奈 内容提要 国际关系理论 曾经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做 出了有益的贡 献,同时,外交政策的实践也促成了国际关系理论 的演进。学术界和决策 圈存在着一定固有的区别 ,但近些年来二者的鸿沟在 日益加大。学术界 和政府应 当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合作和了解,促进二者 间的双向互动, 学者们也应当加强务实性,密切 同政府的联系。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理论与实践 政策制定 学术界 在实践 中,理论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实现其 目标 ,人们需要至少是初步的因果 意识 ,以及简化和解释现实的手段 。如果我要求你描述一下在过去一小时 内发生 在你身上的事 ,你就必须进行简化 ,否则你将再现六十分钟的所有细节。如果我要 求你实现某个 目标 ,你需要知道什么样的行动会有所成果。这是基本智慧,也是约 翰 ·M.凯恩斯 (JohnM.Keynes)那句经常被人 引述 的名言 :“许多实干家 自以为 不受任何观念的影响,却往往早已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 因此 ,问题不 在于理论是否与实践相关 ,而是什么理论与之相关 ,以及那些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在 多大程度上意识到他们不可避免会运用的理论 的来源和局限。 [美]约瑟夫 ·奈(JosephS.Nye,Jr.):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 院长 ,哈佛大学杰出服务教 授 、阿曼苏丹 (theSultanofOman)国际关系教授。曾任负责 国际安全事务 的美 国助理 国防部长、国家情报委 员会 主席及 副国务卿帮办 。 } 本文得到作者授权在本刊发表 。原文参见 JosephS.Nye,Jr., “InternationalRelations:TheRele- vanceofTheorytoPractice,”inChristianReus-SmitandDuncanSnidal,eds.,TheOxfordHandbookofInternation— alRelations.New 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8,PP.648·660. ① JohnM.Keynes,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London:Macmillan,1936, P.383. 105 《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 第 3期 理论可以被理解为一系列可进行普遍化 的关于因果关系的命题 ,而这些命题 在范围、简约性 (parsimony)、解释性 、规范性、处方性推论 (prescriptiveimplications) 方面差别很大。有些理论关注国际系统,有些注重国家,有些则关注个人层面。有 些理论关注实质,有些则关注过程。有些理论非常抽象和普遍化 ,有些则充满 中层 解释 (mid—levelexplanations),也有些在应用范围上非常狭 窄。① 正因为简化是不 可避免的,所以在选择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可 以舍弃之时 ,偏见也在所难免。因 此意识到这些习惯性偏见是非常重要的。 如同斯坦利 ·霍夫曼 (StanleyHoffmann)30年前所指出的:当代国际关系理论 存在严重的美国倾向。② “唯一例外的是 英‘国学派 ’,其立足于研究国际体系这一 概念 ,涉及政治哲学 、历史 、规范性问题 ,并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格劳秀斯派 自由主义 的要素。除此之外 ,这一学科仍然深受美式科学主义的影响。”例如 ,排名前十的 顶尖国际关系学术期刊中,9家 出版于美 国;最近一项对全世界 1084名国际关系 学者的调查发现 ,在 25名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中,来 自美 国东海岸学术机构的男性 学者占了绝大多数 ,远远高于其在所有国际关系学者中的比例。③ 看到这些数字 ,人们可能会认为至少美国政策制定者会欢迎和理论家的互动 , 然而事实很少如此。正如亚历山大 ·乔治 (AlexanderGeorge)注意到的,每当提及 理论 ,政策制定者的眼神就笃定变得黯淡无光。④保罗 ·尼采 (PaulNitze),一位相 对学术型的决策者 ,曾经观察道 :“自二战以来 ,美国人在 政‘治学 ’名 目下写作和 教授的内容 ,与经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