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874 · 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第 36卷第 11期
艾滋病免疫重建的中医药干预研究
吴欣芳。王 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摘 要:免疫重建是通过各种治疗方法,实现机体淋巴细胞在表型及功能上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中医药在
防治艾滋病,干预艾滋病的免疫重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理论基础、中医药
辨证治疗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方法及中医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药物研究概况。
关键词:艾滋病;免疫重建;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9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09)11—1874一o3
Research on InMlluneReconstitution ofAIDS Patientsafter
Intervention and Treatm entby TCM M ethods
WUXin-fangWANG)
(GuanganInertHospital,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jiing100053,hCina)
Abstract:ImmuneReconstitutionreferstothenormalizationoflymphocytesbothinphenotypeandfunctionbyV~iOUSmedi-
calmethods.TCM playsimportantrolesintreatingAIDSandinterveningimmunereconstitution.Inthisarticle,basictheory,
treatingmethodsandthecommonmedicinalherbsof promotingimmunereconstitutionbyTCM wasintroduced.
Keywords:AIDS;immunereconstitution;TCM
免疫 功能 的逐渐 丧 失 是艾 滋 病 的典 型特征 ,高 效 数十种 。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 (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 1.2 中医对艾滋病病 因病机 的认识 艾滋病 的病 因
PY,HAART)疗法可抑制 HIV病毒 ,从而实现部分 的免 不外 “正虚 ”、“邪侵 ”两端 。HIV/AIDS患者所感 “疫
疫重建 ,但 它无法将被破坏 的免疫 系统恢复到正常水 毒 ”之邪为主要病 因,是本病发病 之源 。对 于本病所
平 ,不能使 机体产生 针对 HIV病毒 的特 异 的免疫应 感疫毒 的认识 又有温邪 热毒 “及湿 热疫毒 等 的不
答 。免疫重建是通过各种 治疗方法 ,实现机体淋 巴细 同;机体正气 的亏虚则是最终导致本病发生 、发展 的内
胞在表 型及功能上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中医 因。
药通过整体调节 ,辨证论治 ,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且 对于本病 的病机演变 目前主要有 以下几种认识 。
有一定 的抗病毒作用 ,在 防治艾滋病 ,干预艾滋病 的免 一 种观点认为 ,HIV感染人45后 ,会 出现类似瘟疫 的临
疫重建 中发挥重要 的作用 。 床表现 ,有卫气营血 的传变过程 。如李 国勤 认为 :人
1 中医药干预艾滋病 免疫重建 的理论基础 体感染 HIV之邪后 ,机体卫气营血功能失常 ,进而使
1.1 艾滋病 的中医归属范畴 中医古籍无艾滋病 的 三焦脏腑产生病理变化 。另一种观 点认为 ,与感染其
记载 ,现代医家多根据其病 因、发病特点、l临床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关”、“关于”、“有关于”的比较分析.pdf
- 《人民文学》的政治性格和“文学政治”策略.pdf
- 《液体的压强》课堂教学实录.pdf
- +66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与其送/受端交流系统的相互影响.pdf
- 8D—FB型同轴电缆生产工艺的探讨.pdf
- 688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群体生物学特征现况调查——单中心小样本研究.pdf
- 2009年新课程高考政治学科试题之我见.pdf
- ABA浸种对水稻幼苗生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pdf
- E2F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pdf
- Etiology of chronic pancreatitis: Has it changed in the last decade?.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