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城乡分布
第一节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1 6、7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2 3、4、6 7 乡村聚落的景观特色 5 一、选择题
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A.街道式村落 B.环形村落
C.棋盘格式村落 D.半聚集型村落
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
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
D.为逃避野兽袭击
3.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资源
解析 图示地形为丘陵地区,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规模不大,为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河流可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是乡村发展为城市的重要条件。
答案 1.D 2.C 3.C
4.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地方,原因是( )。
①地势较高,减小洪水浸淹之患 ②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和渔猎 ③用水和交通比较便利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乡村聚落在河流两岸或交汇处,并不是便于搬迁的。
答案 C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高脚屋
B.欧洲山区聚落规模较大、集中分布
C.乡村集市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
D.西欧东南部村庄大多不设围墙,村中心有教堂和广场
答案 D
二、综合题
6.读“山东省三大地形区示意图”及“村落情况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村落密度(个/平方千米) 村落人口(人) A 0.8 600~700 B 0.6 300 C 1.0 700~800 (1)写出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村落形态以分散型为主,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地村落形态以________为主,村落平均人口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某地区聚落大致分布示意图,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解析 结合山东地形的分布和A、B、C三地村落密度及人口数量,判断村落形态及其成因。
答案 (1)山东丘陵(胶东丘陵) 鲁中南山地丘陵 华北平原(鲁西北平原)
(2)地处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受地形影响较大,村落分散于山间谷地、河流沿岸
(3)密集型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宜耕作,气候适宜,农业发达
(4)A
7.右图为陕西三大地区图,村落密度为0.20、0.53,0.80(个/km2);主要分布形态为密集型乡村聚落、半聚集型乡村聚落、分散型乡村聚落。读图,回答问题。
(1)陕北高原村落主要分布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村落密度是________个/km2。
(2)关中平原村落主要分布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村落密度是________个/km2。
(3)陕南山地村落主要分布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村落密度是________个/km2。
(4)我国西北地区形成的村落都比较大,农舍相对密集。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产方式
(5)黄土高原建造窑洞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6)窑洞适宜人居住的优点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关中平原为了各户共用设施和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村落密集,且由于人口密集,故村落密度也大;陕北高原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户最大限度接近自己的耕地,村落以分散型乡村聚落为主,因人口稀少,村落密度小;陕南山地受大山分隔,村落以散村占比例大,由于散村规模小,数量就相应多些,故村落密度居中,故多为半聚集型乡村聚落。
答案 (1)分散型乡村聚落 0.20
(2)密集型乡村聚落 0.80
(3)半聚集型乡村聚落 0.53
(4)C
(5)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冬夏气温年较差大;地形崎岖、平地少;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植被稀少、缺少木材。
(6)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即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
8.读青藏高原民居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2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3 中俄和平使命—2013联合反恐军事演习.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4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5 二十国集团第八次峰会.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6 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7 第六届北京人权论坛闭幕.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8 APEC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9 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10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doc
- 【备战2014】2014届高考政治 备考时政专题分析11 第三届全球绿色增长论坛.doc
-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九第一讲选择题解题技法b 理.doc
- 2014年春高中物理 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时练7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创新设计 简易通】新课标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自主研习+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高考阅卷点评专题4 区域特征分析知识点整合课件.ppt
-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六第二讲概 率a 理.doc
-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地理 2.1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5分钟小练 湘教版选修6.doc
- 2014年春高中物理 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时练8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1 section a导学案 仁爱版.doc
-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六第二讲概 率b 理.doc
- 【创新设计 简易通】新课标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自主研习+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高考阅卷点评专题5 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整合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