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364·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20_鲞 垦垦 垒 ! 量垦墨垦 : !:Q :
Bmi.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龚宝兰,王任晓,陈永利,胡 平 (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十堰442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Bmi.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RT—PCR方法检测子宫颈癌中Bmi一1mRNA表
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癌中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的子宫颈癌 (100.0%)和绝大多数正常子宫颈
组织(91.7%)都表达Bmi.1mRNA,定量分析其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Bmi一1蛋 白仅在子宫
颈癌中散在表达。结论 Bmi一1是干细胞基因,其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提示子宫颈癌干细胞的存在 ,其可能为子宫颈癌治疗的一个
潜在靶点。
[关键词]子宫颈癌;Bmi一1;肿瘤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42(2011)40-0364-03
Expressionsand clinicalsignificancesofBmi-1in humancervicalcarcinoma
GONGBao—lan,WANG Ren—xiao,CHEN Yong—li,HUPing (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AffiliatedPeople’sHos—
pitalofYunyangMedicalCollege,ShiyanHubei442000,China)
’ 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sandclinicalsignificancesofBmi-1inhumancervicalcarcinoma.Methods The
expressionsofBmi.1mRNA incervical carcinomatissueswereevaluatedbyRT.PCRandtheexpressionsofBmi一1proteinincervicalcarci—
nomatissuesweredetectedbyimmunohistochemicalstaining.Results Bmi.1mRNAwasexpressedinallcervicalcracinomas(100%)and
mostofnormal cervixs (91.7%).TheexpressionsofBmi一1mRNA werehJgherincervicalcarcinomasthanthoseinnormalcervixes
(P0.05),butthesporadicexpressionsofBmi一1proteinwereonlydetectedincervicalcarcinoma.Conclusion Bmi一1isastemcell
gene;itsexpressionsindicatetheexistenceofcervical cancerstem cell,whichmaybeapotentialtargetforcervical carcinomatherapy.
Keywords:cervical carcinoma;Bmi-1;tumorpathology
子宫颈癌是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的常见恶性肿 例,正常子宫颈标本5例,均来自于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龄为
瘤。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危 (41±12)岁,术前未行治疗。
险因素,但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清楚。Bmi一1基因为多 1.2 RT—PCR半定量分析
梳(polycombgroup,PcG)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作为原 引物均在上海生物公司合成。Bmi一1基 因上游 :5’一AG—
GAGGACACGGGCACTTA一3’,下 游:5’一CTCTGTGGCGCTGT.
癌基因与另一种癌基因c—myc协同作用,引起细胞转
CATFCA一3’,产物长度为 133bp;B—ac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