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职捐纳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圜固目圈 WENBOKAOGU 口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王海妍 摘 要 文职捐纳在特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下产生,财政体系中赋役制度无法适应社会情况的变化、救灾体系的废弛、防 御力量的下降等。明中后期频繁开捐,致使捐纳渗入社会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关键词 明代 文职 捐纳 近年来,捐纳史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尤以清代捐纳研究成果 三、文职捐纳产生之背景 最为丰硕。明代捐纳制度在中国捐纳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目前,学界 历代推行捐纳均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及经济状况有关,明朝亦如 多从明代捐纳政策 、例监的产生等角度展开论述,而文职捐纳的研 此。自建国以来,朱元璋推行休养生息、奖励垦荒、建屯田等制度,使 究 目前尚无专文论述。然文职捐纳危害大、范围广,对其研究显得颇 经济逐步恢复发展。至永乐时期,成祖七征蒙古、发动对安南的战 为重要。本文拟考论明代文职捐纳概念、产生时间及背景,以图对明 争、平定宁王叛乱、镇压农民起义,营建北京,大规模修筑河防、水利 史研究有所裨益。 工程等,耗费大量金钱。郑和七下西洋,更是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耗 一 、 文职捐纳之概念 银约 1840万两左右。巨额开支使刚刚恢复的财政逐渐拮据。 捐纳即朝廷对个人向国家捐纳一定钱物授其冠带、散官、官衔 仁宣时期,统治者采取财政紧缩政策,经一番整治,出现 “吏称 或身份等,即个人与朝廷的权钱交易。自产生以来,人们多以“纳 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间阎乐业”5[1的景象。宣宗法祖重农 ,赈 粟”、输“粟”、“人赀”等称之。明代文职捐纳有以下几类 :其一 ,通过 荒惩贪 ,减免江南地区的赋税,但长期以来财政耗费使减免政策得 捐纳途径进入文官行列的捐纳人员,如义官、散官等,获荣誉 、旌表 不到真正贯彻。从国家最主要的收入田赋征收看,经济危机初露端 和虚衔。表面看义官似为义举,实究之,乃官民之间实物交换。这种 倪。正统初 ,在张太后及三杨辅佐下,政局尚稳;七年,张太后驾崩, 捐纳行为并非随意交纳而是有数额和物品种类的规定。散官,原属 宦官王振 日益跋扈,事权 日重,去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矫 旨任用亲 职事官之衔,代表不同级别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在服饰 、资荫、仪制 信。每当朝觐之31,进见者以百金为常,官员竞相奔赴贿赂。英宗大 上均有区别,不行使本官的职责,职权脱钩。散官既是附加性官衔, 肆营建工程,宫廷靡财 日甚。是时,内阁势力衰微,杨士奇以子杨稷 与实职和俸禄无关。明廷将此荣誉性官阶作为奖励,授予买官者。其 之故,不再过问朝廷政事,杨荣已卒于正统五年 ,仅杨溥在朝,然溥 二,文官捐封典、诰敕,受封赠、三六年考满外官捐免考升职,为事官 年老势孤,继“登庸者悉皆委靡,于是大权悉归振矣”6[]446。中央管理 捐冠带复职,文官捐纳迁调、降授、推升等;监生捐免候选,免历事而 体制早衰,政治危机 日甚 ,贪图享乐的统治者对政事的倦怠以及宦 授官,或听选监生直接任职,监生预纳在京及在外职衔,监生添注事 官专权 ,使得国家控制权力一度失控,国家政策推行受滞。明中后期 例、直接授官,监儒加级等,均属捐官行为。其三,生员或吏员等通过 弊端丛生,各种潜藏的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捐纳获得监生身份。生员捐纳入监,始于景泰四年 (1453o嘉靖年 此外,自明中后期以来 ,国家财政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原有制度 间,白丁纳粟入监。因监生具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未正式选授,或 框架之下多无法解决。宣德至景泰年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赋 已选未正式任职,在名誉上等同于官。故此类虽不同于朝廷直接出 税、田粮等,宣德年间,国家粮食收入 ,正统年问为 售官衔,但亦为变相的卖官行为,是明代文职捐纳之主体。总之,文,景泰年间。赋税收入主要用于官员俸 职捐纳涵盖广 ,不仅涉及政治生活 、选举 、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明朝 禄、军队和宫廷消费 ,田赋分存留和起运两部分。经济落后区,不征 重文轻武,且文职捐纳多授官,对明代历史的影响较大。 收起运粮。存留粮供地方开支之用,包括地方官俸禄、生员廪食米, 二、文职捐纳产生时间考 抚恤孤病老人等社会救济款项,支给分封各地皇族禄米;起运粮主 明正统年问义官的出现,标志着文职捐纳的产生。此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