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黄岗锡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pdfVIP

内蒙古黄岗锡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 10月 矿 床 地 质 第 30卷 第 5期 October,2011 MINERALDEPOSITS Vo1.30 No.5 文章编号:0258—7106(2011)05—0867—23 内蒙古黄 岗锡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及成矿机制研究 周振华 ,王挨顺2,李 涛3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2内蒙古 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3内蒙古黄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赤峰 016100) 摘 要 黄岗锡铁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及黄 岗梁组是矿区的主体含矿层位,矿体总体顺层分布,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矽卡盐阶段、退 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对不同成矿阶段的石榴子石、绿帘石、角闪石、石英、方解石和萤石中 流体包裹体所进行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硅酸盐熔融包裹体、H2O-NaCI型 包裹体、C02一H20±CH4型包裹体和CO2一H2O-NaC1型包裹体。成矿早阶段以硅酸盐熔融包裹体和H2(7)-NaC1型包 裹体为主,晚阶段出现少量C02一H2O±cH4型包裹体和C02一H2O-NaC1型包裹体。从早期到晚期4个阶段的均一温 度分别为 (257~43221、55021)、322~403℃、202~304℃、153~221℃;盐度 W(NaC )为 (12.13%~19-88%、 66.8%)、16.43%--22.34%、1.74%~14.77%、1.74%~11.9%。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 W(NaCl~)主要为 220--43221和 1.74%--22.34%,属于高.中温、中一低盐度流体。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o32和 H20为主,其次为 N2、02和CH4,有少量 H2、C2H4和C2 ;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 、K 为主,其次为 Cd 、M ,阴离子以Cl一、 s0i一为主,其次为F ,还含有少量Br一、NO3-。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前3个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8 0}Lo值为 一 6.0%o~9-8‰ ,Dv _ SMOW 值为 116‰~一73%0,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的占Q o值为 一 10.9‰~一1.6‰,aDv-s~ow值为一104~o/o~一101‰,表明在成矿后期混入有部分大气降水。方解石的8 CPDB值 为一11.706‰~1.1‰,表明流体中的碳主要由岩浆一地幔经溶解作用所提供,且受到低温蚀变作用和大气降水的影 响。硫化物的 Sv-wr值为一4.3‰~2.7‰,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可能受到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和改 造。流体的降压沸腾和相分离,以及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成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分析 ;色谱分析;碳一氢一氧一硫同位素;黄岗锡铁矿床;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P618.44:P618.31 文献标志码:A Fluidinclusioncharacteristicsandmetallogenicmechanism of Huna ggna gSn-Fedepositin InnerM ongolia ZHOU ZhenHua1 WANGAiShun2andLITao3 . (1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 2GeologicalSurv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