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外文艺 ‰邓
梦呓、逃遁与寻找
关于 《残龙笔记》中自我成长的另一种书写
颜小芳
摘要:不同于传统上升型成长道路, 《残龙笔记》的主人公的主体成长表现出萎缩、甚至后退的倾向。如主人公所认
同的 “我是一条虫”的成长宣言那样,表现出反成长的倾向。反成长虽然另类,却也是成长的一种。主人公小雨在成长过
程中,由于 “想象的父亲”之爱的缺乏,而导致主体向 “父亲之名”成长过渡的受阻。小雨的自我不断逃逸,从现实到网
络,再从网络到梦境,只为寻找自我的镜像 (理想 自我)。小雨的镜像 自我 (理想 自我)通过恋爱对象而建构,又因恋爱
对象的失去而丧失,因此自我面临崩溃的险境,形成现实生活中失语的表征,由此,读者只能通过作者的第三人叙述来间
接进入小雨的潜意识,捕捉他梦的呓语,寻求 自我救赎之路。
关键词 : 《残龙笔记》;成长小说;想象的父亲;镜像 自我
痛苦、迷茫和时代风雨中飘摇不定的中国的命运 ,可以
“成长小说”发展概述 看作关于 “家 ” “国”的寓言,个体 自我的叙述密切关
成长作为每一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的原 系着时代变幻的主题与国家的安危兴亡。二、红色经典
发性问题,是文学想象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塔拉斯蒂 “成长神话”。主要集中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其
曾引克尔恺郭尔的话: “对于主体而言,没有 比存在着 中的人物形象,都存在着一个共 同的成长模式:农民英
更难的事了,因为一个主体必须毕其一生每时每刻都努 雄 /4,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历经劫难,在党的教育下,
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存在着的主体,所以十分困难。”n而 经过磨练,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从蒋光慈的
成长也是一个存在着的过程,且是一个永远 “在路上” 《少年飘泊者》到杨沫的 《青春之歌》、梁斌的 《红旗
的过程,因为成长只有过程,而没有终点。因此,文学 谱》甚至建国后的 《青春万岁》等等,都是典型文本。
中对个体成长进行描写和探索的小说也就一直处于 “在 这是~种关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在统一而
路上”的状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思想侧 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召唤下,个体虽经历种种磨
重、审美倾向及叙事特征。 难曲折,最终却满足了各方面的期待,成为主流宏大现
“成长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 代性叙事话语中大写的自我。三、新时期 以来成长的多
文学史上,涉及 了人的成长,并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出现 元叙述。在1985年 以后 ,外来思潮产生空前广泛 的影
的 “成长小说 ”,最初肇始于西方启蒙时期 ,卢梭 的 响,西方非理性思潮第一次真正引导中国文学的触角向
《新爱洛绮丝》、葛利梅豪生的 《痴儿西木传》算得上 “个体的人”延伸 ,在 “上帝死了”以后,个体人的现
最早的成长小说之一。到l8、19世纪, “成长小说 ”开 实处境 、心理状况受到 了前所未有的聚焦。因此 ,成长
始逐渐成熟,如歌德的 《威廉 ·麦斯特》 《少年维特之 小说开始从关注个人与社会现实的外在关系转向个体心
烦恼》、凯勒的 《绿衣亨利》、狄更斯的 《大卫 ·科波 灵与潜意识、欲望等更深层领域的探讨。王安忆的 《纪
菲尔》、罗曼 ·罗兰的 《约翰 ·克里斯朵夫》到斯蒂 实与虚构》 《叔叔的故事》就预示 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
芬 ·克莱思的 《红色勇士勋章》和 《敞篷车》等等,它 发生的思想转向:个人化的生存状态取代公众的精神理
们的出现使得成长小说发展到一定高峰。相比之下,中 想 ,以个体叙事取代群体性宏伟叙事。于是各式各样的
国古典文学由于文化语境的制约和叙事传统的拘 囿,始 成长小说纷至沓来,对 “小草是怎样成长 的”的微小叙
终未能产生出严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