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目录学的发展及成就
李万健
时至唐代,我国目录学已历经了600多年的发展历史。自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撰《七略》,为目录学奠定了基础之后,又经魏晋南北朝而到隋,图书编目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纷繁:从书目结构体制来说,已由《七略》的小序、提要俱全而到后来的或无小序或无提要,或小序、提要皆无;从分类方面讲,则由六分而先后出现九分、七分、五分和四分等;就著录而言,诸家又在详略及格式等问题上各有见地,等等。而唐代目录学事业,不仅在图书整编工作的规模大、时间久和书目成果丰富方面为前所未有,而且总结分析了600年来对目录学的探讨和发展,从书目体制结构、分类著录等方面,使其定型,或为其向成熟发展提供基础,指出方向。??有唐一代,曾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图书和编撰图书目录的活动。这些目录学实践及其成果,是唐代目录学发展的基础和主要标志。唐代目录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完善并确立了古典书目四部分类法体系,继承并发扬了书目类序和提要传统,以及把佛经目录学理论和方法发展到了顶峰等几个方面。
一、唐朝是图书事业和目录学的大发展时期??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圣世”朝代之一。作为文化事业的图书及目录学事业,有了政治、经济发达的基础,自然也会出现蓬勃发展的景象。尤其是唐初、唐中,较长时期的开明、稳定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为图书著作大量涌现,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以及政府收藏图书、整理编目工作的大力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使得图书事业和以图书事业为基础的目录学有了空前大发展,在古典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收集、整理图书和编撰书目的工作规模大、历时久,具有丰富的目录学实践。??从高祖李渊建立唐政权开始,就十分重视收集、整理图籍工作。此后,虽受到唐中、后期战乱影响,但图书收集、整编工作一直坚持到唐末,没有间断。
唐代收编图书的活动,首先是从中央政府开始的。中央建立了一整套从事图书事业的机构,设立专员执掌此项工作。武德七年(624),高祖定官制时就设立了秘书省,以“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秘书省里设置了秘书郎、校书郎、详正学士等专门官职,分别掌理“甲、乙、丙、丁四库之图书”及“雠校典籍,刊正文字”等工作。除秘书省外,中央还设立了弘文馆、崇贤馆、史馆、翰林院、集贤院等机关,负责收藏、管理、整理和修撰典籍。政府有了这些收集、整编图书的专门机构,就有了经常从事收编图书的业务和目录学实践活动。??唐初,高祖就非常注意保存隋代留下的图书。令狐德fēn@①曾“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数年间,群书略备”[(1)]。到了太宗时,又先后任用著名政治家和学者魏征、虞世南、颜师古为秘书监,领导整理图书的工作。魏征不仅领导收集了大量图籍,还亲自为整理的图书撰写提要,使“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灿然毕备”。[(2)]到了武则天时期,政府的收书、整书活动也没有完全停止。她曾任其侄为兰台太史,“于兰台刊正经史,并著撰传记”[(3)]。她本人就“以方庆家多书籍,尝访求右军遗迹”,[(4)]并把征得的王右军等人的书法作品于“武成殿示群臣”。到了唐中,开元、天宝间秘书省、乾元殿、丽正殿、集贤院的大规模校书编目活动,可以说是我国图书事业和目录学史上的盛事壮举。开元初,玄宗命马怀素、元行冲、褚无量等人对政府藏书进行全面整理编目。他们先后组织了包括毋jiǒng@②、韦述、余钦、王仲丘、刘彦直、王湾、殷践猷等近30位著名学者和目录学家,对政府藏书展开了大规模的整理编目工作。其初,在秘书监马怀素的领导下,先对秘书省的藏书进行整编。不久,马氏卒,玄宗又命元行冲继其任。除秘书省之外,褚无量还带领一计人手在乾元殿“施架排次,大加搜写,广采天下异本,数年间四部充备”[(5)],为编撰收录完备的书目提供了文献保证。后来,元行冲等又利用丽正殿藏书开展校书编目工作。到开元九年(721),校书编目工作暂告段落,编成了《群书四部录》200卷。此后,这一整编图书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天宝年间。参与开元初整书编目的主力之一的毋jiǒng@②,后来就继续在集贤院从事整书编目工作20余年,并编成了唐中另一部国家书目《古今书录》40卷。由于政府重视图书的收集、管理,到唐中,藏书发展到极盛时期。《群书四部录》收书8万多卷,比隋炀帝时所编《隋大业正御书目录》所收之3万7千余卷,多出近5万卷。安史之乱以后,肃宗、代宗、德宗及文宗诸朝,都曾竭力重建政府图书事业。肃宗至德二年(757),命蒋又、陈京等校理图书,并编成《群书新录》。文宗时,曾“诏令秘阁搜访遗文,日令添写。开成初,四部书至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6)]。安史之乱后,政府藏书只剩下2万余卷,至此已得到很大恢复。??从私人藏书和编目情况来看,唐代也是空前兴盛。唐代的见诸史料记载的私藏之家有30余家。其中所藏超过万卷者,就有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