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杨志说两句话——关于《 智取生辰纲》 的对话.docVIP

替杨志说两句话——关于《 智取生辰纲》 的对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替杨志说两句话 ??关于《智取生辰纲》的对话 侯会 甲:新版语文教材高中第四册,收入《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文。在我的印象中,这似乎是一篇保留篇目。 乙:不错。智取生辰纲是“水浒”英雄反抗官府的发轫之举,这段文字又是小说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早在解放初期,该篇就入选高中课本,算来已“年届半百”了。① 甲:如此说来,当年读过这篇课文的中学生,如今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这足以说明好的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只是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发展迅速,无论人们的思维模式,还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今天再来学习这篇课文,是否也应与时俱进、有些不同的认识呢乙:的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分析”常被“阶级分析”所取代。50年前的通常提法是:“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的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② 就拿本课中押送生辰纲的杨志来说,以前的评价是:“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③ 更激烈的批评,则直指杨志是“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他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效忠’统治阶级这一中心课题”。④直至近年,语文教材对杨志的评判,也仍未脱离“做官心重”的窠臼。这恐怕不合小说家塑造人物的初衷。 我们知道,《水浒》作者塑造梁山一百零八将,并非平均用力,而是着力写好几个中心人物,杨志便是其中之一。早在《水浒》成书之前,南宋说话中已有题为《青面兽》的单篇话本。⑤ 早期《水浒》材料《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中,也都有杨志的身影。到了今本《水浒传》⑥中,杨志于第十二回出场,在以下的第十三、十六、十七诸回中,他也都是担纲主角;其“戏份”仅次于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等少数几位好汉。此外,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小说家将其定位为民族英雄杨家将的后裔,正是要明确其正面人物身份。??作者又怎么可能去贬低他、丑化他呢甲:言之有理。只是用现代读者的眼光来看,这个“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确实有点官儿迷心窍”。你看,为了求官,他不惜降低人格,打点钱物奔走于权贵之门;为了换取保举,他又甘当鹰犬,替梁中书押解不义之财。总之,杨志不大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 乙:问题正在这里。读者对人物的好恶,部分取决于他们的阅读期待。读《红楼梦》者,期待欣赏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读《水浒》者,期待欣赏侠肝义胆的豪侠超人。??而杨志更像是个普通人,像是我们中间的一员。他在继承英雄禀赋和气质的同时,心中又有着老百姓式的“小算盘”(或称之为“人生理想”之类);为了实现久存心中的生活目标,风尘仆仆奔走于利欲之途,甚至不惜忍辱负重、屈己从人。这或许不合某些读者寻觅超人的阅读期待,但从文学进步的角度衡量,杨志(还有林冲等)又是最接近现代文学理念的小说人物。有人曾总结说:一部西方小说史,就是一部淡化英雄的历史。此言道出文学发展的大趋势,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小说史的概括与评价。 其实细想起来,杨志的所作所为,也并不难理解。他毕竟生活在封建时代,不可能有更高的人生起点。何况设身处地想一想,杨志谋求做官又有什么不对? 在古代,做官是人们择业谋生、施展抱负、实现自我的正当途径。李白、杜甫不也追求过仕途通达吗? 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陆游……也都一生未离官场。武人当中,岳飞、韩世忠、戚继光,还有杨志的父祖,哪一位不是出身行伍的军官武将? 人们并未因其效忠封建王朝而否定他们,又何必单单苛求于杨志? ??杨志是将门虎子,习武从军正是他立身择业的首选目标。作为英雄之后,他有着强烈的家族荣誉感,“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在那个时代,杨志的追求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以“做官心重”来批评杨志,显然于理难通。 甲:听您这么说,倒也不无道理。不过杨志替梁中书押解生辰纲,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乙:这个问题似乎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杨志生活在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很难挣脱“感恩遇、酬知己”的旧式报恩思想束缚。当其落难时,梁中书荐拔他于囚徒之中,使他在失望中重新看到希望;出于报恩的目的,他自然不会拒绝“恩相”委派的任务。况且封建时代的上下级关系,被打上人身依附的深深烙印;在“恩相”的荫庇下,也很难指望杨志能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对上司交办的任务能明辨是非、有所选择。更何况屡遭权势者轻忽的杨志,正需要一次完成艰巨任务的机会以证明自己;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搀杂着谋求保举的希冀。 另一方面,作者让杨志执此鹰犬之役,恐怕还另有深意。追寻“智取生辰纲”故事的源头,我们发现在原始《水浒》故事中,杨志与生辰纲本无关联。在宋元话本《宣和遗事》中,“北京留守梁师宝”派去押送生辰纲的爪牙人物是“县尉马安国”。而杨志的经历在书中另有交代,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