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8·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11月第27卷增刊1 ChinJPharmacolToxicol,Vol27,Suppl1,Nov2013
论的应用并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帮助企业了解相关安全要求,从而克服化妆品出口时由相关指令和法
规所造成的技术障碍和贸易壁垒。
T6.20 职业性低浓度苯暴露人群生物标志物
沙 焱,周 伟,杨震宇,朱晓玲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 深圳 518001)
摘要:目的 探索职业性低浓度苯暴露人群尿液中苯巯基尿酸水平及外周血聚ADP核糖化相关基因
表达变化规律,以及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意义。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
检测:呼吸带个体采样,检测空气中苯浓度,共计3次。另采集班后尿,利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尿中苯巯基尿
酸水平。采集人群外周血,提取总 RNA,利用荧光定量 PCR检测 PARP1,PARG,DNMT1表达情况,外周
血分离白细胞,提取总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目的基因对应蛋白质表达水平。对于实验结果中计数资料的
比较采用person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连续变量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Wilc
oxon′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采用多元回归调整可能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比如年龄,性别,吸烟,二手烟暴
露,受教育程度等。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完成。结果 苯暴露组157名,对照正常人群98名。研
究对象多为男性,暴露组与对照组的社会人口信息大部分类似。其中受教育程度在暴露与对照人群中差异
显著(P<0.01)苯暴露组研究对象的环境烟草暴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回归分析时对这两项进
行了调整。结果:各组平均年龄按工龄分组,10到15年组49人,5到10年组48人,5年以下组60人。暴
-3
露组苯浓度(0.22±0.08)mg·m ,各工龄组间苯暴露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苯浓度低于检出限值
-3 -1 -1
0.03mg·m 。暴露组SPMA(8.5±0.23)g·L ,对照组SPMA(1.27±0.18)g·L (P<0.01)。10
μ μ
年以上组 PARP1,PARG,DNMT1表达下降,相对表达分别为0.745±0.021,0.554±0.034,0.427±
0.013,5到10年组分别为0.473±0.09,0.324±0.032,0.362±0.043,5年以下组分别为0.336±
0.03,0.302±0.09,0.291±0.08。暴露组各基因表达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10年
以上组与5年以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各基因对应蛋白质水平也表现出类似的下降。结
论 在低浓度苯暴露条件下,PARP1,PARG,DNMT1基因表达表达下降,尤其在低浓度苯暴露的早期下降
更加明显,基因表达的下降趋势随着苯暴露时间增加而恢复,但在10年以上组与对照组相比仍然表现为下
降。尿液中苯巯基尿酸可以作为苯暴露内剂量,
PARP1,PARG及 DNMT1基因表达下降与尿中苯巯基尿
酸水平具有负相关。
Email:sandyee123@126.com
T6.21 焦炉逸散物致基因组DNA异常甲基化改变
1 2 1 2 1 1 1
段化伟 ,何志妮 ,马俊香 ,张 波 ,牛 勇 ,宾 萍 ,戴宇飞 ,
2 2 1
陈 雯 ,肖永梅 ,郑玉新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学污染与健康安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50;2.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暴露多环芳烃化合物与肺癌的发生机制。方法 招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复习单.docx VIP
- DTII(A)带式输送机计算书(带表1-4)Ver1.2(95版)(2012.12.18).xls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财务管理培训.pptx VIP
- 麻醉前肺功能评估.ppt VIP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pdf VIP
-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pdf VIP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藏品管理历史、藏品意义与藏品研究.pptx VIP
- 2025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必背法律条文.pdf VIP
- SE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