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课堂实录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行》课堂实录 授课人: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组??汤春耐 (先翻译本文的序,这里略) 师:今天我们要学白居易的琵琶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生记录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师:小白从小就表现出了一个天才的禀赋,他6,7个月大的时候就认识“之、无”等字了。 生惊讶,议论纷纷。 师:等到了7岁更是不得了,有人以草为题让小白现场赋诗一首,小白随口就吟诵出了这首千古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来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小白7岁时写得名垂千古的诗歌。 生(怀崇敬)读。 师:到了16岁的时候小白游长安见到顾况,这个才高八斗却倚老卖老的大爷见到小白后劈头就问:好你个小子,还居易,现在京城房价多少钱一平米你知道不?!小白没等他说完就递上自己的诗歌集,顾况翻到第一页《赋得古原草送别》,才读了2句就拍大腿:你住长安忒容易了! 生笑,津津有味 师:后来他29岁考上了进士 生又大惊。 师:32岁时步入仕途,官至翰林院学士,风华正茂时突然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从此改变了白居易的一生。 生迫不及待地想听。 师:那就是当朝宰相武元衡被杀了!凶手当然是节度使李师道,为了防止唐宪宗削藩,就将主战派武元衡刺杀了,这件事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人心惶惶,无人敢管此事,然而在这个时候白居易站出来了,大声斥骂县令查案不力,后来一些贵族们因为这个为缘由认为他越权办事,便一起将其贬到了江州做司马。才有了这样一篇千古奇文的出现(略一部分作者介绍) 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字词 师: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请问就这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生:时间 师:什么时候 生:秋天的晚上 师: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刘禹锡也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看来秋天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情绪的季节,因此这里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了怎么样的氛围? 生:悲凉,凄凉,凄清 师:不错,取凄凉就足够了。除此之外还交代了什么? 生:地点 师:什么地方 生:浔阳江头 师:在江头干什么 生:送别客人 师:虽然是客,但在这里理解的时候我们当“朋友”理解,这和苏轼《赤壁赋》里的客是一样的。 生(记录):客,朋友 师:送别朋友总是有难舍之情,因此全诗开篇就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请问第三句怎么理解,是解释为“主人从马上下来,朋友到船上去吗”? 生表示不同意,但说不出所以然 师:这里实际上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生(许多):互文! 师:正确!主人和朋友一起下了马上船。 生记录:互文,主人和朋友一起下了马上船 师:这里有一句千古绝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怎么赏析? 生(起来):描绘了一副带有朦胧雾气的江面,月亮和水面连接在一起…… 师:想象力不错,本文一共出现了3次月亮的描写,每次都有不同,这是第一次。是借朦胧的月光倒映水中的景象,再现诗人的离愁和客愁。 生记录:借朦胧的月光倒映水中的景象,再现诗人的离愁和客愁。 师:离愁就是送别有人之愁,客愁指的是此刻处于作客他乡,又被贬谪的愁苦。 生记录:离愁就是送别有人之愁,客愁指的是此刻处于作客他乡,又被贬谪的愁苦。 师:第一段给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就在此刻一阵琵琶声起,女主人公要出现了。 生笑 师:先请同学阅读一下第二段。 生读 师:请同学寻找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可以从它的艺术手法上分析,也可以单纯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1:我觉得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比较好。 师:为什么呢? 生1: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注意她的回答方式。很好,讲出了艺术手法,将什么比作什么? 生1:将音乐比作大珠和小珠。 师:就是大珠子和小珠子 生笑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1: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 师:厉害!正因为音乐是抽象的,所以描写的时候就用比喻的手法,将它形象化,就更具体,更生动了,这就是化虚为实的写作手法,也可称虚实相生。类似的还有前面学过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把抽象的愁苦比作了江水,更形象了。 生1点头 师:那你再来谈谈诗人在这一句中的比喻,表现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生1:思考 师:大珠子和小珠子交错砸在盘子上,那声音是何特点? 生1:抑扬顿挫。 师:正确,这句表现的是音乐的抑扬顿挫。 师:还有如前面一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请问这句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比喻 师:前半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声音有何特点? 生思考 师:比如夏天下暴雨,豆大的雨滴砸在地上,这是描写声音的? 生:粗重! 师:后半句呢,如窃窃私语,声音有何特点? 生:轻细。 师:间关莺语花底滑? 生回答不一 师:鸟叫的声音是什么特点? 生恍悟:婉转。 师:所以这句描写表现了声音的婉转流畅。 生记录:婉转流畅 师:再看幽咽泉流水下难。泉水流着流着越来越缓慢。这是描写声音的冷涩。 生记录:描写声音的冷涩。 师:还有什么句子可以赏析吗? 生2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