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特点和治疗探讨.pdf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特点和治疗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828 · ChineseJournalofCoalIndustryMedicine Dec.2008,Vo1.11,No.12 文章编号 1007—9564(2008)12—1828—02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特点和治疗探讨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儿科 何丽红 陈爱贞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种球蛋 白;无反应性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 白(IVIG)初治无效的J11崎病的特点及再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分析总结 1996年 1月一2008年 1月在本院收治的川崎病 患儿的病历资料 。IvIG无反应性定义为首次IV1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5℃。初治有效者为敏感组 。 无效者为无反应组 ,对二组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28例符合川崎病 的诊断标准并于起病 10d内应用 IVIG治疗 ,44例对首次 1、’IG无反应,发生率 13.4 ,无反应组热程较短 .血 白细胞 (WBC)、血沉 (ESR)、乳酸脱轻酶 (LDH)明显升 高,血红蛋白(Hb)及 白蛋 白(ALB)明显降低 (P0.05或PO.01),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 (P0.05);再治疗选择 中,大剂量 甲泼 尼龙冲击治疗优于 IVIG重复治疗,且冠脉病变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 IVIG无反应川崎病发生率约 13.4 ,具有热程较短 , wBC、EsR、LDH较高,Hb、ALB较低的特 点,冠脉病变发生率高 对初次 1V1G无效患儿推荐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 因未 明的全身 1.2 方法 分析近 14年来我院收治的所有川I崎病患儿的临 血管炎综合征 .KD现 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 床资料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在起病 10d内应用 IVIG治疗 的主要病因。该病最有效 的治疗是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 者 ,共 328例。 白(IVIG),但仍有少部分 患者对 IVIG治疗无效 。IVIG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 以 ±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t 36h后仍有发热 。称为 IVIG无反应 性 KD(1iOnresponder 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数和所 占百分 比表示 ,采用 y 检验 。 KD)或 IVIG抵抗性 KD(refractoryKD)D,23。对 IVIG无反 2 结 果 应性KD的特点和治疗方案选择报道较少 ,我院儿科 1996年 2.1 IVIG无反应性发生率及特点 328例符合 KD诊断标 1月一2008年 1月收治的J1l崎病患儿 328例 ,其 中44例对 准且于起病 10d内接受 IV1G 治疗 ,所有患儿接受 了阿司匹 IVIG初治无效 。现分析报告如下 。 林 30~50mg/(kg·d)口服治疗。328例 中,173例 (52.7 ) 1 资料与方法 接受 lg/(kg ·d)连续 用药 2d方 案;49例 (14.9 )接受 1.1 诊断和纳入标准 KD诊断标准使用第七次世界Jr 400mg/(kg·d)连续用药 5d方案;106例 (32.3%)接受 2g/ 川1崎病研讨会修订的KD诊断标准网 ,对符合诊断标准且于 kg一次性给药方案。284例首次用药后体温减退 ,属初始 起病 10d内接受 IVIG治疗患儿进行分析 。冠脉扩张的超声 IVIG治疗敏感 ,为敏感组 (86.6 ),44例对首次 IVIG治疗 心动图诊断标准参照 日本厚生省制定的诊断标准 ,冠脉瘤诊 无反应 ,发生率 (13.4 ),为无反应组。敏感组和无反应组临 断标准为冠状动脉局限或弥漫性扩张,其直径超过 了相邻正 床表现 比较见表 1。

文档评论(0)

8号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