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孟姜女曲子的写本情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孟姜女曲子的写本情境 吴 真 摘 要:传统的敦煌写卷研究,往往忽略具体的写本情境。2010年,由于法国 国家图书馆公布了敦煌伯希和残卷的原件照片,使得敦煌写本的情境研究成为可能。 现存四种敦煌孟姜女曲子,写手和抄写情境各异,既有乐工的演出用写本,也有寺 院僧人、学郎的练习抄本。写手身份的多样性给写本带来了个人书写习惯、书写次 序、语调音韵、讲述场合、装帧形式等变异性,有助于我们理解孟姜女故事在写本 时代的口头传播 ,以及孟姜女曲子在晚唐五代的流行程度。 关键词:孟姜女故事 敦煌民间文学 伯希和残卷 顾颉刚 1925年,刘复 (半农)从巴黎抄回敦煌ffl2809中的一首曲辞,命名为 姜女 小唱》,顾颉刚以 “狂喜”来形容此次发见,并受启发产生了孟姜女故事的四个推 论。 事实上,刘、顾二人只得见f~2809孟姜女曲子 ((捣练子》的一半 内容。到了 1954年,王重民 《敦煌曲子词集》不仅补齐了[fl2809的整首 捣《练子》,而且另外搜 集到两种敦煌写本 岛练子=》,即伯3911、伯3319背。 1961年,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的伯3718 《曲子名 目》被发现,此写本在1970年代后期因为任二北、饶宗颐、波多 野太郎之间的争论得到较充分讨论。在这些曲子之外,敦煌文学还有孟姜女变文系 列的写本,除了较为人知的1920年代发现的ffl5039,1990年代以来又陆续有斯8466+ 斯8467 (大英图书馆) 、俄且]1【1018(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伯5019 (藏法国 国家图书馆)+BD11731(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缀合本。 比起1920年代孟姜女故事研究发凡时期仅有一种敦煌写本可见,我们现在所见 的9种敦煌孟姜女写本,无疑大大扩充了唐代孟姜女故事的研究空间。1971年饶宗颐 的 ((敦煌曲》、1987年任--zIL的 ((敦煌歌辞总编》、1994年高国藩 ((敦煌民间文学》 已经较有意识地综合各种敦煌写本进行比较研究。s由于侧重点在于训解文字,这些 179 民俗研 究2011.2 研究秉着 择“善而从”原则,往往从4种敦煌孟姜女曲子写本中择出文字最为雅训的 版本,加以点校和归纳主题思想,各本之间的互异之处皆不赘述,因此对于同一内 容的不同写本之具体写作情境 ,难免缺乏必要的考察。又由于研究者往往带着明清 孟姜女故事的 “先见”进入敦煌孟姜女曲子研究,常常在文字校读之中 执“行”这 些先见,甚至为了符合孟姜女故事的 情“节前后”,改变 ((}岛练子》 曲子的前后次 序 ,以 “连续的戏剧场面”去要求敦煌曲子。 还有校录者和研究者为求文句通顺, 随意更改写本文字,而无视敦煌抄本普遍的书写习惯以及写手本人的文字通假方式。 现存敦煌写本 ,多数为长写卷,因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 ,许多写卷在流入寺院 之后变成僧徒、学郎随意抄写的纸张,所 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多数敦煌写卷,是集佛 经、儒书、籍帐、蒙书、俗文等多种文本性质于一身。一个敦煌写卷本身的意义往 往是多重的:佛教史、经济史、敦煌社会史、文献学、俗文学史、教育史等,一百 多年来,整理者在为敦煌写卷编写条 目时,亦往往将同一写卷分割为几种文献,分 别立 目;而研究者又多根据现代学科的分类体系,从写卷中挑选适合 自己学科的敦 煌文献加以校录。一种写卷本身所蕴含的完整写本情境,往往由于现代学科分类而 被割裂为几种单独的意义世界 。比如 1950年代文学研究界即已发现伯3319在社司转 帖之中夹抄孟姜女曲子片断,却从未追究 “夹抄”之因,抄录本亦只抄录曲子,完 全忽视上下文的社司转帖和学郎打油诗 。而在敦煌研究界,1930年代 日本学者已展 开对~3319社司转帖的历史研究,在抄录这一则转帖时,却也丝毫不述同一张纸背 的孟姜女曲子和学郎打油诗。 可 以说,以上种种敦煌孟姜女文本研究,仍然未将研究文献放 回到写本情境 fTextualSituation)之中。,敦煌孟姜女曲子乃是典型的写本时代的遗物,我们不能以 宋代 以后逐渐 固定下来的纸本印刷刻本的概念去匡定它们,尤其更不能用作为传世 文献的文学刻本去衡量多元庞杂的民间文学写本。相反的,我们应该正视 ,写手的 个人情境之多样性给写本带来的变异性,进一步追问这些不同背景的写手身份如何? 孟姜女故事如何被不同表述?孟姜女歌曲在什么情境之下被记录?孟姜女曲子和其 它文本 (佛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