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逻辑学教程--张晓光.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主 编 张晓光              副主编 孔庆荣 辛力军     撰稿人 ( ) 按姓氏笔画为序   孔庆荣 王建芳 刘汉民     刘邦凡 辛力军 张晓光     周 静 缪四平     前 言    , 在逻辑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两种基本的逻辑类型 一种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 ; 以三段论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演绎逻辑 另一种是在传统逻辑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现 。 , 、 代逻辑 尽管两种逻辑有着不同的特点 但它们在日常工作 学习和科学研究中都 , 、 , 、 。 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工具性 基础性的功能定位 已为大家公认 共识 学逻辑的目的是用逻辑。 , : 在应用逻辑的研究和思考中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 世纪 年代末 年代 20 60 70 , 初 由北美和欧洲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运动和法国的激进论辩主义以及荷 。 兰语用论辩术的兴起所引发的关于自然语言的非形式论证的分析与评价 这场 “ ” 运动 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分析与评价的论辩方法和修 。 , 辞方法 因为亚里士多德传统逻辑的核心内容就是论证的分析与评价 而在亚 , 氏逻辑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逻辑 其基础部分的研究也集中体现在对论证 , , 的分析与评价上 只不过是采用人工语言的形式论证罢了 以致意大利学者沙托 , “ ”, 尔说 长期以来有两种相互独立和互不理解地发展着的 逻辑 即符号逻辑和论 ① 辩理论。 , 、 由于它们的思想和主张能够融入现实生活 注重培养 提高人们的实际论证能 , , , 力 凸显了逻辑学以致用的功能 因此 备受学者们关注并成为学界的持续热点 问题。 , 目前 学界虽没有对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给出一致公认和规范的 , , , 。 界定 并在具体表述中有些差异 但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