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法在曙一区超稠油SAGD动态监测中的应用.pdfVIP

瞬变电磁法在曙一区超稠油SAGD动态监测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11年7月 第33卷 第7期 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 Ju1.201lVo1.33 No,7 瞬变 电磁法在曙一区超稠油 SAGD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陈 浩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苏朱刘,严良俊,胡文宝( 主荔薹 霎嘉 )023) [摘要]提出利用高分辨的瞬变电磁法 (TEM)动态监测和指导超稠油SAGD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发 生产的新方法,并在辽河油田曙一区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通过监测地层 电性参 数变化来有效地识别蒸汽前缘和监测蒸汽腔发育状况及检测剩余油,为超稠油SAGD的生产部署提供 了 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 (TEM);SAGD;蒸汽腔;蒸汽前缘;动态监测;剩余油 [中固分类号]P631¨.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11)07—0104—04 SAGD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超稠油开采方式。但在 SAGD开发生产过程中 普遍存在蒸汽推进不均衡、蒸汽腔形态和剩余油分布不清等问题,动态调整难度较大 。蒸汽腔的发育状 况对生产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Ⅲ ,如何能有效地监测蒸汽腔发育状况并及时进行注汽调整是 SAGD 成功的关键。同时,摸清剩余油分布、加强剩余油挖潜以确保区块的均匀动用也是影响SAGD生产效 果的重要因素 。 然而在 SAGD实际生产过程 中,通常只能通过对注采井的注采参数进行监测来分析单井的注采状 况、判断井间的热连通和蒸汽扩展情况,难 以对整个区块的地下动用情况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测,显然无 法满足 SAGD这种多井组合式开采方式的生产要求。而许多可 以进行油藏动态监测的地球物理方法 (如四维地震等)通常成本较高 ,且在国内成功应用的案例不多。针对这种现状 ,笔者提 出利用一种高 分辨能力的瞬变 电磁法 (TransientElectromagneticMethod,简称 TEM)监测和指导超稠油 SAGD开 发生产 的新方法,并在辽河油田曙一 区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试验。 1 方法原理 1.1 理论依据 通过 TEM方法所测定 的是地层 的电性差异 。众所周知 ,所有地层物理参数中,电性参数 (电阻率 和电极化率)对地层孑L隙中的流体性质及其赋存状态最为敏感 。 超稠油 SAGD开发生产过程中往地层注入的高温高干度蒸汽与地层原有流体 (超稠油)存在电性 差异,蒸汽在地层中推进,加热并采出超稠油的过程中势必会引起地层电性参数的变化。通过TEM方 法监测地层的这种电性参数变化,并结合已知的油藏信息就可以分析蒸汽的扩展情况以及地层的动用 状况 。 1.2 全区视 电阻率定义 在电法勘探中,通过引入适当的视电阻率定义使得视电阻率响应 曲线 比观测的场值能更好地反映地 [收稿 日期]2011—01—05 [基金项 目]国家 973 规划项 目 (2007CB209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陈浩 (1983~),男,2004年长江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电磁勘探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33卷第 7期 陈浩等 :瞬变电磁法在曙一区超稠油SAGD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下电性界面 (电性参数和位置)的存在 ,这是电法勘探较之于其他勘探方法的独特之处。然而视 电阻率 定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交变电磁法测深中,难以用解析方法求出电阻率与场之间的显式反函 数 ,给视电阻率定义造成一定困难 。 根据文献 [2,3]引入 “虚拟全区视电阻率”定义,可以有效地解决由电场强度按通常方法定义全 区视 电阻率时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识别 “真解”这 3个问题 ,能够得到在全时间段连续刻画地层电阻 率相对变化规律的时间函数 曲线 。 2 现场试验 2.1 试验区概况 该次试验位于曙一区SAGD先导试验区,主要 目的层位为上第三系馆陶组油层,沉积相为湖底扇 和湿地扇,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油藏埋深 550~1150m,含油面积 1.92km ,为一高丰度大型超稠油 油藏 。 该区块在开发初期主要采用直井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 ,生产效果随着吞吐周期 的增加逐渐变差 ,主

文档评论(0)

花千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