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理论(全套课件359P).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次课的回顾 平面波导的本征方程 本征方程的意义 本征方程的图解 如何理解模的概念? (1)模式是光波导中一个常用的概念。 (2)从数学方面理解,模式是满足亥姆霍兹方程其在波导中心有界、在边界趋于无穷远处为零等边界条件的一系列特解,这些模式还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排序。 (3)从场的方面来看,一个模式实际上是光波导的光场沿横截面分布的一种场图。 (4)光波中总的场分布就是许多个模式的线性组合。 波导的归一化参数 例子: 一平板波导由一玻璃基板上沉淀一层1.5μm厚的ZnS薄膜构成。如果采用1.06 μm的Nd:YAG激光波长,则该波导的参数分别为n1=2.2899、 n2=1.5040、 n3=1.0000,k0=5.9270×10-4cm-1。在此波导中,可以承载5个TE模和5个TM模。对TE模,它们的模折射率按模序m=0、1、2、3、4各为2.264、2.201、2.086、1.916和1.685,并分别对应入射角θ1=81.4o、74.0o、65.6o、56.8o和47.4o。注意m=0的基模的模折射率和入射角,分别接近n1和90o,而m=4的模式的模折射率和入射角则接近n3和波导-衬底分界面上的全反射临界角41.6o。 波导场方程 采用与阶跃型光纤类似的处理方法,可将渐变型光纤中的场分为角向函数ej ιf与径向函数F(r)的乘积; F(r)满足的方程为: 渐变折射率分布 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的纤芯中,折射率n(r)是径向距离r的函数; g=1: 三角分布 g=2: 平方率分布 g=?: 阶跃分布 实际使用的光纤绝大多数 是弱导光纤,纤芯中折射率 变化很缓慢。 平方率分布光纤中的波导场方程 平方率分布光纤中的场解 本征值与本征解 模式数目 由本征值方程 弱导光纤中存在线偏振模 主模式标号: p=2m+ι+1 最高阶导模主模式标号pmax近似对应于光纤中的导模数目。而pmax对应于b=n2k0, 得到:pmax= V/2 ,或 导模数目: M= 4(1/2)(V/2)(V/4)= V2/4 基模场分布与模场半径 基模为 LP00, 场分布为: E00 ? exp(-r2/W02) 平方率分布光纤基模场分布为高斯函数,其模场半径W0为基模场的振幅衰减到最大值的1/e时场分布的半宽度: 光纤的非线性 通道内非线性效应 通道内互相位调制(IXPM) 通道内四波混频(IFWM) 通道内非线性效应( IXPM,IFWM) 周期分段补偿 正的(反常)平均色散-欠补偿 足够大的局部色散 预补偿 采用周期性分段补偿避免通道内非线性 如果没有非线性,色散补偿完全可以只在接收端实施,与补偿位置无关 通道内非线性(IXPM,IFWM)的存在,允许的脉冲展宽程度被限制 也即,限制了系统允许的最大色散积累 控制色散积累的措施:周期性分段补偿 保持正的平均色散避免SPM效应在正常色散区将加剧脉冲展宽的问题 SPM效应将诱导上啁啾(C0),在正常色散区(?20)将加剧脉冲展宽 为此,保持正的平均色散(反常色散)避免该问题 通常又称之为欠补偿 采用预补偿减低脉冲峰值功率减小非线性效应 适当的局部色散折中SPM、XPM、FWM、IXPM、IFWM的影响 SPM诱导的非线性相移需通过色散才能转换为强度畸变,因此,希望小的光纤局部色散以减小这种转换 但小的局部色散将延长了信道间的走离时间,增加了XPM的作用时间,加剧了XPM对系统的恶化,因此希望较大的光纤局部色散以减小XPM的影响 小的局部色散同时使FWM效应要求的相位匹配条件更易满足,加剧了FWM对系统的恶化,因此希望较大的光纤局部色散以减小FWM的影响 此外,IXPM随着局部色散的增大而减小,而IFWM则呈现为增大趋势 研究表明,优化的局部色散在8~11ps/nm-km 其它措施 DCF的有效面积较小,非线性系数大,因此,DCF的入纤功率要小,通常小于SMF~6dB 配置DCF于EDFA级间,减小ASE积累,提高系统的OSNR 采用大有效面积光纤,减低光纤非线性效应 减小非线性效应造成的系统损伤 大 OSNR 小 小 IFWM 大 小 IXPM 大 小 FWM 大 小 XPM 0 小 小 SPM 平均色散 局部色散D 脉冲功率P 效应 色散管理: 距离 信号幅度 ASE噪声 非线性 色散管理技术 集中补偿 L 色散积累 分段补偿 L Lm L1 L2 Lm:色散map周期 色散管理技术 L 平均色散 色散管理技术 有效长度: L Leff P(0) L--实际传输距离 当L很大时, 对于损耗为0.2dB/km(?0.0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