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三帝”时图书文献的编辑出版.pdfVIP

宋初“三帝”时图书文献的编辑出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目囝回 DANGANE 口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谢其_祥 摘 要 宋初重要文献编辑出版取得可观的成就,有 “三大类书”及其他多种图书文献的编辑出版,其 目的是要 “以文化成天 下”,实践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 关键词 宋初 重要丈献 编辑出版 目的 中国文化在宋代发展达到又一个高峰,标志之一就是图书的编 金藏》是它的复刻本。 辑出版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宋初 “三帝”(太祖、太宗、真宗)十分重视 3.道教文献。从宋太宗开始,宋代帝王重视道教。太宗淳化元年 图书文献的编辑出版,为宋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990)徐铉、王禹俑整理 道《藏》为3737卷。大中祥符二年(1009)诏 一 、 图书文献编辑出版的成就 选道士7O人校订 道《藏》;三年,李宗谔等上 诸《道图经》共 1566卷。 宋初 “三帝”时编辑出版的图书文献涉及诸多方面,涵盖颇广。 诏命崇文院详校 道《藏》,夏竦撰 重《建道藏经记》;五年,张君房除著 1.儒学文献。儒学是我国文化的核心,历代帝王多重视之。宋太 作郎,专修 《道藏》经典。八年,诏王钦若校定 道《藏》;几年,王钦若上 祖在登基后就开始儒学的建设,令人整理 《三礼图》,建隆二年(961) 新校 道《藏》经,赐名 宝《文统录》;天禧三年(1019)张君房上 《大宋天 五月发布 《酬奖聂崇义并令尹拙集儒学参议三礼图诏》1】【第 1册 宫宝藏)4565卷 。 P18,聂崇义集注的三《礼图》其后流行于世,《四库全书》本卷首还冠 4.政治历史文献。宋初 “三大书”中的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有乾隆皇帝的 御《制题宋版聂从义三礼图》诗篇(按 :“从义”,应为 都是千卷著作。太平兴国二年 (977),宋太宗命李唠等 14人编辑历 “崇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4:开宝六年四月 “辛丑翰林学士卢 史文献 太《平总类》,八年(983)成书。成书前令人每日送3卷以供 “御 多逊等上所修 开《宝通~L)2oo卷、义《纂)1oo卷,并付有司施行。“ 览”,成书后因改书名为 太《平御览》。全书分55部,每部之下又分 宋太宗时,孔维等校勘 《五经正义》并雕版出版。端拱元年三月,孔维 若干子 目,共4558类。引证广博,引用图书2500多种。景德二年 上 校《勘 (五经正义)请雕版表》_1。 (1005),宋真宗命王钦若 、杨亿等 18人编修 《历代君臣事迹》,历 2.佛教文献。唐五代盛传佛教,宋初其风仍浓,宋太祖、宋太宗 八年成书,改名 册《府元龟》。此书设31部类、1lO4门类,编年体和 兄弟在此文化背景下,从开宝四年 (971)开始,至太平兴国八年 列传体相结合,部有总序,言其经制 ,门有小序,述其指归。 “册府” (983),前后历时十二年,完成了开《宝藏》的雕印出版。 开《宝藏》是 是帝王藏书之所,“元龟”乃大龟,意即以 “册府”中的 “历代君臣事 中国第一部木刻本 大《藏经》,480帙、5048卷,雕版 13万块。以后, 迹”作为治国理政的龟鉴。此书内容丰富,文字比《太平御览》多一 陆续有新译本增人,卷帙浩繁,是宋朝第一大书。其影响深远,流传 倍有余,征引繁富,成为后世文人学士运用典故 、引据考证的一部 朝鲜、日本等地。现在我们国家图书馆 “四大镇馆之宝”之一的 《赵城 重要参考资料。 画界在风格和样式上有效地学习和借鉴了中国的人物肖像画并往 宋代高僧的书法作品。 往以此作为样板模式,推动了日本人物画注重写实的理念和进程, 三、宋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对后世深远影响 使之成为长期影响日本绘画艺术的重要形式。 宋代时期 ,由于中日两国不同文化背景和采取的不同政策 与之对应,宋代时,中国画家也善于向日本学习绘画艺术。比如 素,当时迅速发展的禅宗文化、理学观念和绘画书法艺术成为当时 日本以扇画精致文化艺术而知名,后渐由两国贸易商舶传人中国。 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热点。作为知识阶层的日本僧侣携带众多中国 “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 典籍回国研读传播 ,宋代先进灿烂的思想文化对 日本文化的后续发 (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是关于H本扇画艺术传人中国宋代的最 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因此为 日本之后 早记载。中国宋代艺术家对 日本扇画艺术进行了学习借鉴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