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卷 第4期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20l0年 7 月                       Journa10fTongrenUniversity 
                             冯批失范疑窦频 
         冯其庸先生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谬误辩难 (续篇) 
                                      王志尧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摘 要:资深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花数十年心血编纂一部长达 160万字的巨著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 
     且被吹嘘为 “发前人所未发,为当代红学的最新成果”, “是一部可读性、欣赏性极强,且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关 
     于 红楼梦 的传世佳本。”研读后始知此乃虚浮夸饰之词。为减轻对广大读者和后学的贻误和不 良影响,特 
     逐条加 以辩难匡正。 
        关键词: 冯其庸; 瓜饭楼重校评批 红楼梦》; 评批失范; 辩难匡正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3.9639(2o1O)04—0039—05 
   关于冯其庸先生新出版的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              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 
笔者 已针对上卷写过一篇辩难匡正的长文 ,且表示就此打住,              天天见他 ,耳朵里天天听他,嘴儿里天天说他 ”,虽不免卖弄 
不再延展。然而又觉得,既有了开端,即使不再往下细看也                 夸张之嫌,但 由此可以论定她对木质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也 
应粗翻一遍,看有无新的舛误,也好作个全面衡定。果不其                 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她此时得出的 “一定是黄松的”结语是 
然,后两卷中值得商榷之处亦然不少。于是只好 以续篇的方                不合乎逻辑和实际情况的,起码有臆断的成份在内。体沉的 
式接评之。不妥之处,亦恭候冯先生暨读者诸君有 以教我。                木头,断然不是杨木的判断是无可指责的,她说的 “这再不 
                                           是杨木 ”显明是强调之意,但却忘 了除了杨木不体沉外,体 
   一 
     、 第 4l回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鸳鸯与凤姐为            沉 的小头多得很 ,全 国乃至世界,谁能说得清 。刘姥姥所看 
了逗趣刘姥姥,把黄杨根子大套杯拿到席面劝刘姥姥喝酒,                 到的树林子能有几种?黄松虽名贵体沉,并不是唯一的,不 
并问她杯子是什么木做的。刘姥姥依仗着成 日家和树林子                 能说不是杨木的就一定非是黄松做的不可。二者不存在因果 
作街坊的 自然优势 ,自诩对木材是有鉴别能力的。但毕竟                关系。事实上,鸳鸯 已向风姐讲明,是 “黄杨根子整元帕≈”, 
是一个老村妪,知识和经见有限,终至说出不合实际的错                  只不过是假借刘姥姥,或者说是拿她开心逗笑的一个席间插 
话:“我掂着这杯体重,断乎不是杨木,这一定是黄松的。”                曲更合适些 。 
…  冯先生于此处夹批道: 以为黄松 已是珍品了,真野人                  然而 ,冯其庸先生对此不知作何想,却用揶揄 的口气对 
献曝也。,,[】                                   刘姥姥指斥道:“真野人献曝也。”何谓 “野人献曝”?据考, 
   刘姥姥的话尽管在逻辑上存在着不周延的缺憾,但仍不                  列《子 ·杨朱》:“昔者宋国有 田夫,常衣绵唐,仅以过冬, 
失为一个聪明憨厚的农妇在富贵人面前所作的得体的回答 。                暨春东作, 自曝于 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陕室、绵纩狐貉。 
她的话与她去贾府作客的特殊境遇有关,这是勿庸置疑的。                 顾谓其妻曰: 负‘El之喧,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 
她的回答于夸饰溢美之中出点小疵漏为情理中事,不宦受到                 [] 此语 比喻微薄的贡献。刘姥姥是被动虚答型,答案正确 
责备和揶揄。像贾府这样的世家,“花银了像淌海水似的”,                与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