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Insightf视点
科学选择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文 /毛丽敏 秦诗立
按江照相省关除研将究继和续规推划进杭,十州“二五”时期浙城镇体系中,相对一般城市 ,具有经济发达、
、 宁波 、温州、 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
金华 一义乌四大都市区建设外,还将重点培 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统一体。中心城市
育20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全省积 作为区域空间系统中的极核点,是区域的经
极完善城市等级体系、提升城市化质量和区 济增长中心 、文明辐射中心 ,是周围城市的增
需以中心城市培育为抓手,加强高端要 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平 台与推进载体 。从 长极。可见,经济发达是 中心城市形成 的重
素资源隼聚与宜居宜业建设,积校提升 基本 内涵来看,巾心城市指在一定经济区和 要基础,但不是必然条件,不能简单地 以经济
城市化的质量 规模或人口规模作为中心城市选择的唯一标
准,还需考虑该城市相对周边城市,是否拥有
较丰富的高端资源要素或特色优势,是否拥
有较大发展潜力或战略价值,并能有效辐射、
带动周边城市的升级发展。
同时,需积极结合浙江省情 ,明晰 “十二
五”时期大力培育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
略意义。一是积极增添一批大城市,加快完
善城市结构的需要。目前全省城市等级体系
尚不合理,在杭州、宁波 、温州三个特大城市
(市区人 口100万以上)和约 30个中等城市
(市区人 口20万以上 50万以下)之间,大城
市(市区人 口50万以上 lO0万以下)仅义乌、
台州等两三个,数量明显偏少,需以中心城市
培育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大城市,缓解特大
城市的人 口交通环保等压力。二是积极增强
中等城市高端要素集聚,提升城市化质量的
需要。目前许多中等城市仍以劳动密集型制
造业为主,金融信息科研人才等高端要素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