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的调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 8月第 l1卷第 24期 ChinJMisdiagn,Aug2011Vol11No,24 ·5917 · · 调查研究 · 血站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的调查 孙俊芳,时宝红 陕西省血液 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 :目的 了解血站从事血液采集 、检测 的医务人员被锐器损伤 的次数 ,损伤 的处理措施 、血液渗露的处理及对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自我防护知识。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对本站 6O例采供血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次数、环 节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采血化验人员被针刺伤的有 1O人,毛细管刺伤的有 2人 ,热合或剪血辩时血喷溅眼 睛和脸上 5人 。成分制备人员在离心破袋、分离、热合时漏液污染的有 12人 ,职业暴露的总发生率为 48.33 。暴 露后均采取措施 ,幸无人员感染上经血液传播 的疾病 。结论 采供血人员是针刺伤和接触污染血液的高危人群 , 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健全站内锐器损伤上报制度 ,提高 自我防护意识 ,减少针刺伤 的发生率和血液渗漏后污 染的发生率 。 主题词 :供血者 ;血样采集 ;职业暴露 ;职业病 /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647(2011)24—5917-02 为了采供血工作 的职业安全 ,探讨防范措施 ,笔者对我单 调查 中正确的处理为 :(1)针刺伤 :立 即由近心揣 向远心 位 的采供血人员做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端不断挤出血液 ,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水 冲洗伤 口后应用消毒液 1 对象与方法 (70 乙醇、0.2 ~O.5 过氧乙酸、0.5 碘伏等)浸泡或涂抹 消毒 ,并包扎伤 口,上报站质检科 ,到检验科查询献血员检测结 1.1 调查对象 陕西省血液 中心的采供血人员 (采血化验人 果 ,采取进一步措施 ;(2)血液 的渗漏 、喷溅等污染时处理 :喷 员 3O人 ,成分制备人员 2O人 ,其他人员 1O人)。年龄 19~53 溅眼睛后用眼药水冲洗 ,查询献血员检测结果 。当离心发生血 岁,分布在体采科和成分科 。 液漏袋 时 ,一定不要急着把漏袋 的血袋提 出离心罐 ,因为漏袋 1.2 调查方法 采取 回顾性 问卷调查 ,发 出问卷 6O份 ,回收 的血液都在离心罐中,此时如果提 出来会使血液滴在离心机仓 有效 问卷 6O份 ,回收率 100 。调查 问卷 内容包括 :采血化验 里,粘在手套上 ,更会扬起血液微粒 ,增加被感染的危险机会 。 人员针刺伤次数、进行何种操作时受伤、发生针刺伤的具体时 正确 的操作是连同离心罐一起拿 出来 ,放在 5 的84液消毒池 间、伤后伤 口的处理方法、是否填写受伤报表、是否跟踪检验。 中消毒 15~30min,然后再清洗离心罐和血袋 ,把血袋单独放 成分制备人员在制备过程 中的血袋漏袋、热合时的漏液污染, 置,送与供血科。如果血袋在夹板上分离时由于血液的漏袋或 职业暴露后是否采取措施 ,是否感染上血源性传播性疾病及对 经血液传播疾病 的认知程度 。 高温热合不成功时血液 的渗漏和喷溅在手上或衣服上时,应立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