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l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毛竹笋材两用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邵胜速
(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镇林业站,浙江 三门 317103)
摘 要:在亭旁镇楼下郑村建立15.33hnfNL+r~:材两用试验林 ,从技术角度总结稚广营建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的
经验,阐述在笋材两用林的栽培技术中,林地选择、造林季节等环境 因素对栽培效果的影响 ,对其技术效果和效
益进行评价 。
关键词 :毛竹笋材两用林 ;栽培技术 ;高产效益分析
毛竹又名 “楠竹”、 “孟宗竹” “江南竹”、 “茅竹”。 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单子叶植物 ,在分类上属于禾本科,竹 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包括清理林地、
亚科,刚竹属竹种。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 开垦和挖掘栽植穴等工序。全垦整地是将造林地内的杂草、
达20m以上,粗达18cm。毛竹生长快、产量高、成材早、 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cm,将表土翻入
用途广,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竹种 ,竹材是建筑、家具、用 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表土
具、胶合板 、造纸等的原材料,毛竹又是优 良笋用竹种, 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兜 ,树根等,再定
其笋用林的经营类型可分为笋竹两用林和笋用林,竹笋味 点挖栽植穴。
美可口,营养丰富,既可作蔬菜鲜食,又可制成笋干、笋 1.4 竹林结构
丝、酸笋、腌笋、笋脯和各式罐头 ,发展毛竹笋材两用林 毛竹笋竹两用林的高产结构要点:密、大、齐、高、
具有很高的综合效益。 壮、匀。即粗度要大,平均胸径在8~lOcm;叶面积指数应
三门县毛竹资源十分丰富 ,发展毛竹生产 ,特别是 在6以上,增加光合面积;立竹要密,每lhm要达到2700~
培育笋材两用林,条件得天独厚。为了发展三门县 山区 4500株;林相一致,大小要整齐,整齐度大干7。根据以上
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丰富城 乡市场菜篮子品种 , 要点种植竹林,再和相应的技术相搭配就能使林分达到最
现将亭旁镇楼下郑村毛竹笋材两用林基地培育技术总结 大的生物量和显著的效益。
如下 : 2 培育竹笋两用林的技术措施
1 竹笋两用林培育的环境影响因素 2.1科学施肥,补充营养
1.1 林地选择 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若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根集中稠密午t秆生长快,生 施用无机肥应以氮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笋竹两
长量大。因此 ,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 用林施肥一般分三个关键时期:(1)笋前肥:2月中下旬,过
l5~20~C,年降水量为1200~1800mm。对土壤的要求也高 磷酸钙375kg,施尿素每lhm施225k,g,促进笋体积的迅速
于一般树种 ,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 ,又不耐积水淹浸。 膨大和笋芽生长发育;(2)笋后肥:6月中下旬,尿素225kg,
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层、厚层肥沃 新竹展叶时,施入人粪尿每lhm施22.5t,及时补充新竹生
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 良好。在土质 长;(3)孕笋肥:8,9正值毛竹笋芽分化和行鞭的关键时期,
粘重而干燥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 每lhm施尿素225kg,过磷酸钙450kg,钾肥150kg,以促
则生长不 良。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 进竹林进行复壮 、笋芽分化、提高来春的发笋率,促进笋
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50cm以上;肥沃、湿润、排水 体肥大。
和透气性 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