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 12月 文 海 艺 苑
Dec.2010 LlTERARY GALLERY
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 匕研究
郑亦平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I311231)
摘 要:木雕工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化身。木雕工
艺的题材 内容体现 了民间美术的共性,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艺术手段之一的中国木雕艺术,应该随着社
会的发展 ,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工艺品,以充实、丰富木雕艺术的装饰题材,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
思想和文化 。
关键词 :木雕艺术 ;传统文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J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5312(2010)24—0120—02
木雕 以木构件为载体,动物、植物、器物、装饰纹样这几大 若说:“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在儒家看来,孝敬父母 ,敬
类表现 内容异彩纷呈,在有限的图幅里表达审美思想内涵,借 爱兄长 ,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儒家孝学说以家庭中父子关系为
物言志、替代巧妙、情景交融,表现出独特的审美倾向性和浓 中心,全面提出了子女对父母尽孝的原则理论,适应了宗法社
郁的地域色彩。在这些表现内容中,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念几乎 会的需要。汉代起,统治阶级就提倡以孝治天下,“事父母能竭
渗透在所有的木雕作品中。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木雕并非 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用父权来衬托君权的至高无上。在中国
随意而为,它的教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与儒家主流文化中 封建小农经济社会里,孝悌观念在民问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为
的“修身、齐家、治国”理念相融 ,而其表现手法往往隐喻含蓄 社会各阶层的人所接受。所以,在木雕题材中,表现 “孝”成为
而不直 白。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小说戏 曲以及动物花草皆被 主要题材就不奇怪了。在木雕题材中以 二《十四孝》尤为突出。
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如表现孝道的 《二十四孝》、《李逵探 现在流传的二十四孝,大体有三种说法,尽管这三种说法除少
母》;表现忠恕的 《忠孝节义》(忠 :岳母刺字;孝 :唐妇乳姑;节 : 数人稍有出入外,大部分还是吻合的。按人物性别分 ,二十四
苏武牧羊 ;义:桃园三结义);表现和仁的 《和合二仙》(两僧人 孝中有孝子孝女;按人物身份分有帝王、贤哲、官吏、士人。也
一 名拾得持荷 ,一名寒山托盒 ,寓 “和合”之意)、《郭子仪上 有普通老百姓;按年龄分,有少年,有中年,也有老年人;按朝
寿》、累《世同居》;表现耕读仕进的 《渔樵耕读》、连《中三元》、 代分有汉代、魏晋、南北朝 、唐宋各代人。不论二十四孝是否在
《冠上加冠》(两只昂首鸡的后面植鸡冠花);而带有道教色彩 历史上有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可以看出它的广泛流传反映了
的 《福禄寿喜》、《刘海细蟾》、《八仙过海》多寓功名利禄、吉祥 儒家孝道思想已深深影响了中国历代社会 以及各个阶级。在
如意。又如木雕中的狮子寓事事平安 、官登太师、镇恶避邪之 每个时代都起到了正人伦、安社稷的作用,并内化到了中华民
意;羊有吉祥孝顺意,鸡与吉、信、官相联结;灵芝、古松、仙鹤 族每个成员的内心深处,从而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心
喻长寿;蝠与福谐;鹿与禄谐;荷与和谐 ;桂与贵谐;竹与祝谐。 理 。
动植物中的自然生命经艺人的雕刻演绎而成精神生命,文化 “孝道”还体现在 “续香火”上,古人云:“不孝有三 ,无后为
的魅力通过视觉感悟而人心灵,不需要说教,已牢牢扎根于民 大。”(孟《子 ·离娄上》)最大的不孝是使家族断了香火。因此,
间。这些已成历史陈迹的木雕作品,成为我们窥探民间工匠心 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
灵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儒文 观。因此在传统及木雕图案中,龙、凤这一类神奇的动物形象,
化 。 常常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如徽州乡村人在结婚时,
一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