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研究.pdfVIP

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 2010,19(7):1686—1690 http://w、Ⅳ、Ⅳjeesci.com Ecolo~,vandEnvironmentalSciences E.mail:editor~ieesci.tom 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研究 陈立 1,2,万力 ,张发旺 ,何泽 1.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要:利用当地土著微生物优势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结合当地地质微环境特点,开展了陕北某油井旁的石油 污染黄土土壤修复研究。设置两个试验区、一个空白区和一个对照区,在两个试验区中分别加入3%的土著优势菌群制剂, 选择优化出的土著菌群经鉴定,主要有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微球菌属 (Micrococcus)、放线菌属 (Actinomayces)、 真菌类的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等。试验结果显示 :土著优势菌剂一般需要3-7d的延滞期(1agphase), 然后进入对数期 (1ogarithmicphase);两个试验区土壤中人为添加石油含量分别为 1542、1886mgk·g时,经过 11-32d 原位土著优势微生物菌剂的修复,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降解率可达69.52%~88.11%,而对照区土壤中人为添加的石油含 量变化不大,降解率基本在 10%以内,说明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石油降解是缓慢的。谷糠黍糠 、麦麸两种添加剂对优化 菌液的修复效果的作用基本相同。试验过程中对土壤温度、水分、氧和营养物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控,起到了良好的 作用。 关键词:石油 污染土壤 土著微生物 原位修复 降解率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0)07-1686—05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由于石油资源的大量开 水量为 9.18%;pH 为 8。4;NO3-质量分数为 55.3 采利用,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落地原油的污 mgk·g~;NI--I4+~量分数为 8.85mgk·g一;石油质量 染已影响土壤的质量安全。土壤石油污染的防治研究 分数为 1.3~4.6mgk·g~。 工作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 1.2 材料 壤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 1.2.1 化学试剂 MgSO47·H20、NH4NO3、CaC12、 注 1【】。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机理是石油烃直接参与 FeC13、KH2PO4、K2HPO4、KC1、盐酸、石油醚、 了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微生物利用石油烃作为生长所 三氯甲烷等,均为分析纯,主要 由北京北化精细化 需的碳源和能源,并在酶的催化下将其水解成甘油、 学品公司和天津市四通化工厂生产,生化试剂主要 脂肪酸,最后降解为 H2O、CO2等代谢产物 7【J。 从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购置。 Jorgensen[副的试验显示,经生物堆埋,被石油污染的 1.2.2 填加剂 谷糠黍糠、麦麸等 土壤中石油可降低 71%。目前已知能降解石油中各 1.2.3 试验用水 为当地浅层潜水,pH为8.2,可 种烃类的微生物共有约 100余属200多种,它们分属 溶性固体总量(TDS)为420.5mgL·一; 于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以及藻类 J。以往的报 1.2.4 试验所用的石油 为当地原油,油层深度为 道多为室内实验研究,现场原位修复鲜有报道。本文 2400m 。 选择陕北某油井旁污染土壤,利用放大培养的土著微 1.2.5 主要仪器 QZD一1型电磁振荡器、KQ218超 生物菌剂,辅以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通过野外原位试 声波清洗器、生物恒温箱、高速离心机、高压蒸汽 验的方法,开展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